海南自貿港12·18啟動封關
85國家人員可免簽入境 「零關稅」擴至約6600項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23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宣布,海南自貿港將於今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封關運作,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據悉,目前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人流、物流、資金流和數據流四類要素進出更為便利。85個國家的人員可免簽入境海南,「零關稅」商品範圍擴大至約6,600個稅目。此外,將簡化「二線」出島申報手續,申報項目從105項壓縮至42項。
據2020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經過五年建設,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為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打下了堅實基礎。王昌林介紹,封關是指,將海南島全島建成一個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封關後海南與國際的往來將更加順暢自由,與內地的聯繫更加便捷高效。」
封關非封島 是進一步開放
「一線」放開,就是將海南自貿港與中國關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作為「一線」,實施一系列自由便利進出舉措;「二線」管住,就是將海南自貿港與內地之間作為「二線」,針對「一線」放開的內容實施精準管理;島內自由,就是在海南自貿港內,各類要素可以相對自由流通。「封關不是封島,而是進一步擴大開放,封關後海南與國際的聯繫將更加便捷,這對於加快吸引全球優質要素集聚,促進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為全國改革開放探路開路,具有重要意義。」 王昌林說。
目前,海南自貿港建設已進入成型起勢、即將全島封關運作的新階段。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馮飛表示,5年來,海南自貿港開放力度越來越大,實際使用外資1,025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4.6%。境外直接投資97.8億美元,年均增長97%。此外,85個國家可免簽入境海南。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封關後,在海南自貿港登記註冊的獨立法人企業,還有自貿港內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經「一線」進口徵稅商品目錄外的貨物,可免徵進口稅收。其中,「零關稅」商品覆蓋面顯著提高,將由目前的1,900個稅目擴大至約6,600個稅目,約佔全部商品稅目的74%,比封關前提高了近53個百分點。
做到精準管住又高效便捷
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為更好落實進口商品「零關稅」,放寬貿易管理等開放政策,海關總署研究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監管辦法》和系列配套管理制度,為實施安全高效精準監管提供了制度保障。「總的原則是,『一線』放開什麼『二線』就管住什麼,做到既精準管住,又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