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片區可考慮勾地制度
長實倡提供優惠予發展商 規劃路向清晰增投資信心
特區政府上周五(11月29日)與85家企業簽署意向書,以支持參與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並試行「片區開發」模式,本月展開為期3個月的意向調查,邀請有興趣人士就3個「片區開發」試點提交意向書,以敲定日後公開招標細節和條款。已簽意向的長實(1113),其執行董事趙國雄昨建議,政府應規劃好北都3個片區長遠發展方向及土地用途,希望採用不同方法處理推地方式,對於有建議重推勾地,他認為可考慮,以便發展商研究及計數,同時為「開荒地」提供優惠才有吸引力。
趙國雄昨出席電台節目時指,每間企業對北都區發展都有不同投資取態,部分對住宅感興趣、個別有意發展倉儲,有些則投資科研等。特區政府應對3個片區開發試點作出長遠規劃,包括實際土地用途等,讓發展商清晰知道規劃路向,才有信心作出投資。
明年就試點展開招標
北都3個片區試點位於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新田科技城,分別佔地12.5、15.9及18.6公頃。每個試點均有私人住宅、產業和公共設施三類用地。發展商必須就所有用地進行土地平整和建設基礎設施,然後可保留住宅用地自行發展,以及在完成興建公共設施,如道路、休憩用地等後交回政府管理。
不同試點會對產業用地有不同發展要求,包括由發展商保留部分用地興建和營運企業,以及科技園大樓,亦有要求發展商興建產業大樓後交回政府,亦有部分只要求發展商進行土地平整。
政府會在本月展開市場意向調查,為期3個月,邀請有興趣人士就3個「片區開發」試點提交意向書,目標由2025年起至2026年期間陸續為該3個片區開發試點展開招標工作。
土地供應應多軌並行
對於有業界建議特區政府於北都區重推勾地制度,他指出,如今市場變化大,若政府投地政策一成不變,或會落後於形勢,若政府在土地供應方面能夠多軌並行(即拍賣、招標及勾地),相信有助發展商成功買地。
趙國雄續稱,政府提供土地讓發展商開發很重要,此舉能支持本港經濟及社會整體發展,香港以往推出土地都因應市況作出轉變,包括拍賣、勾地及招標,勾地制度亦可以令政府建立土地儲備表,讓有興趣發展商可以因應市況及投資取態勾出土地,與其他發展商再爭奪。
他又指,日後北都區土地可以用不同方法處理,讓發展商有更多機會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