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嚇窒買家 樓價連跌6個月

  上月樓價指數見逾6年半低位

  環球經濟復甦緩慢,利率卻維持高企,增加供樓負擔,嚇窒買家,令本港樓價受壓。差餉物業估價署昨公布,10月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報321.4點,按月跌2.16%,連跌6個月,按年跌8.22%。指數為2017年3月以來6年半新低。今年首10個月樓價累跌3.97%。若與2021年9月歷史高位398.1點比較,樓價更錄19.27%跌幅,已達當年承造八成樓按負資產警戒線。業界認為,政府「減辣」雖對樓市成交有一定刺激,惟對樓價幫助不大,建議政府修訂「減辣」方案,甚至全面「撤辣」,以防樓價崩潰製造更多負資產,拖累整體經濟。

  各類戶型樓價全線向下,中小型單位(100平方米以下)樓價指數按月跌2.15%;較大面積單位(100平方米或以上)按月跌1.95%。

  當中,A類物業(40平方米以下)樓價指數按月跌2.23%;B類物業(40至69.9平方米)按月跌2.09%;C類物業(70至99.9平方米)按月跌2.32%;D類物業(100至159.9平方米)按月跌2.12%;E類物業(160平方米或以上)按月跌1.14%。

  萊坊料全年樓價跌6%

  萊坊董事暨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表示,差估署樓價指數反映二手樓價為主,5月至10月累跌9.3%,令今年樓價升幅全被蒸發,更倒跌4%。高按息、購買力弱及新盤貨尾量囤積等因素令樓價繼續向下。即使減辣,但市場欠缺信心,料今年全年樓價跌5%至6%,今年餘下時間至明年上半年住宅樓價面對阻力仍大,明年上半年或再跌3%至5%。

  王兆麒續指,美國12月加息機會不大,但料高息環境延續到明年下半年,今年香港按息仍有機會微升,影響上車買家、換樓人士及新造按揭。近期整體成交量已回落至通關前的甚低水平,預計全年一、二手成交量按月在4.8萬宗左右。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稱,減辣效應對樓價刺激只屬曇花一現,相信11月樓價跌幅略為收窄,料跌1.8%。至於12月樓價再跌1%至1.5%,全年計樓價料挫7%,屆時指數約報310.9點,將較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累挫近22%,當年若以八成按揭入市的業主也會墮入負資產行列。為防樓價急跌帶來更多負資產,建議考慮在明年預算案前再調整辣招內容,以挽回市民入市信心。

  另一方面,政府搶人才措施帶動住屋需求,加上部分買家觀望後市轉買為租,令租金持續上升。差估署數據顯示,10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186.3點,按月升幅收窄至0.32%,連升9個月,今年累升6.15%,指數是近4年來高位。

  明年租金或再升5%

  王兆麒認為,政府「高才通」計劃令勞動人口及高收入人士規模回升,對住宅租務需求繼續有剛性支持,相信今年餘下時間住宅租金走勢保持平穩,料今年租金升8%左右,明年平穩向上再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