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希望年輕人「為排而排」申公屋

  香港寸金尺土,置業對不少市民而言就如追逐一生遙不可及的夢想,因此有部分青年剛滿18歲符合申請資格,就即時排隊輪候公屋,以期一生住屋無憂。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訪問中強調,公營房屋是社會珍貴資源,現行計分制絕不鼓勵年輕人去輪候,但理解一些人因身體狀況等原因而有迫切公屋需求,因此無意改變現行輪候機制。

  何永賢指出,現行公屋輪候機制會讓年滿45歲申請人一次過加60分,這是因為預期輪候人士慢慢步入老年,生活環境條件負擔不起私人市場單位,因此才一次過加分,「年輕人輪候肯定不會有着數,18歲開始輪候,隨時要等到四五十歲……三十年人生就是被入息及資產限額不斷壓在條線(申請資格)以下,但條線無法不斷升,因為公屋是要照顧基層有需要家庭,如果不斷提升是錯誤的觀念。」

  她表示,理解部分青年因身體狀況等原因而有迫切需求,因此無意改變現行機制,例如提高申請年齡限制,「如何劃線都有爭拗,加上不排除有獨特情況需要。」

  何永賢語重心長地勸喻青年千萬別扭曲人生,不希望見到年輕人「為排而排」,尤其如果愈排愈不忿氣而愈要排,往後數十年都要為壓低入息而生活,就更為扭曲。

  她希望大眾了解香港有居屋及「樂建居」等置業階梯,並相信隨着愈來愈多房屋土地供應後,有更多置業階梯供年輕人選擇,「當土地供應足夠時,整個階梯的餅都會做大。從前出現的最大問題是造地時有爭拗以致阻礙進程,所以支持土地持續供應十分重要,希望年輕人亦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