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汞 Q & A
Q:魚類為何含有甲基汞?
A:汞(俗稱水銀)是一種天然存在的重金屬,隨工業廢物進入環境中,以不同形態存在。水中的微生物把汞轉化為毒性較強的甲基汞,為水中的生物所吸收,積聚在食物鏈內。因此,捕獵性魚類的甲基汞含量通常較高。
Q:甲基汞有幾毒?
A:甲基汞是毒性最強的汞形態,它可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尤其是發育中的腦部。甲基汞可透過胃腸道輕易被人體所吸收,並迅速進入腦部。所以孕婦、幼童吃魚時要特別小心,因為攝取大量甲基汞會影響胎兒或孩童的腦部發育。相反,雖然一般成年人的健康受甲基汞嚴重影響的機會不大,但亦有損害視力、聽覺、肌肉協調性和記憶力的風險,故要多加注意。
Q:為何大魚通常比較毒?
A:不同魚類的甲基汞含量各有不同,而大魚(捕獵性魚類)往往是高危一族。火山爆發、採礦活動和工業廢物,令汞進入河流和海洋,及後水中的微生物會將汞轉化為甲基汞。當魚類吃下這些微生物後,甲基汞就會在這些魚的體內積聚。而由於大魚會吃小魚,甲基汞含量就沿食物鏈不斷增加,故捕獵性魚類的甲基汞含量通常會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