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黃雨8小時 黑點浸完又浸
渠務署60隊小組駐紮應變 及時通渠疏積水
本港經歷世紀黑雨後,繼續受不穩定天氣影響下滂沱大雨。天文台昨晨先後發出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持續近8小時。港島東和新界東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再現水浸,其中柴灣環翠邨停車場再被水淹,石澳道再因坍塌惡化一度要再封閉。政府多個部門通力合作,在預警提示及應變部署上明顯改善。渠務署緊急事故控制中心自黑雨至今一直運作,並在各水浸黑點駐紮60隊特別應變小組,聯同食環署員工及時疏通渠道,令積水迅速消退,未出現嚴重水浸。
天文台於昨晨3時5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後,於上午10時30分轉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其後在上午11時45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號。期間天文台頻密公布預測雨量和受影響區域,以便市民作出適當安排;渠務署和運輸署發出水浸地點提示,其中運輸署在暴雨期間,密切監察山泥傾瀉、路陷、塌樹及水浸情況,實時公布受影響路段的封路情況,提醒駕駛人士留意路況及注意安全。
在雨勢最大的港島東區,柴灣環翠邨停車場、筲箕灣電車總站一帶、鰂魚涌港鐵站外等地方都再次出現水浸,東區走廊近北角消防局路面亦因積水導致交通受阻。
在柴灣連城道近柴灣第三靈灰閣對開山坡,由昨日凌晨開始有大量黃泥水如瀑布般從護土牆沖下,再沿連城道沖落環翠道,令世紀暴雨下曾遭沒頂之災的環翠邨停車場再次出現水浸,水深最高至半個車輪。不少車主在接獲停車場管理處通知後,趕回涉水取車離開。在大潭道近興民邨亦有大量黃泥水沿斜路湧落。
日前發生山泥傾瀉的筲箕灣耀興道,行車線一度封閉,而耀興樓對出一段馬路有大石倒塌,大量雨水沿山坡湧下,形成小型瀑布。
渠務署發言人表示,截至昨晨9時確認了3宗水浸報告,分別位於柴灣道迴旋處、鰂魚涌街及東區走廊近北角消防局,上述水浸情況均能在短時間內得到紓緩。發言人指,在早兩日雨勢緩和時,已安排隊伍清理渠道、排水口及上游引水道,尤其是早前水浸比較嚴重的地點,包括柴灣及黃大仙,以降低再度水浸的風險,而署方的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於本月11日一直啟動至今。在昨日的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期間,署方在全港4個水浸黑點及常見水浸地方,駐紮約60隊特別應變小組處理水浸報告,以及緊急清理淤塞的渠道及河道,食環署的前線員工亦協調加強清理渠口阻塞物。
石澳道坍塌惡化 一度再封閉
另外,剛於上周六(9日)重開一條行車線的港島石澳道,昨晨一場紅雨令搶修位置的臨時修補物料被沖走致坍塌範圍擴大,恐生危險而再度封閉。有石澳村居民因道路封閉一度要冒雨步行出入,直至下午後現場才實施有限度重開。
經搶修後,現場路段於昨晚約9時重新開放一條行車線供雙程行車,但只准輕型車輛,包括紅色公共小巴經過。路政署表示,會繼續進行通宵搶修工程,並在確認安全後,致力於今日清晨6時讓所有車輛,包括往來筲箕灣與石澳的城巴9號線單程巴士駛經涉事路段,供居民進出石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