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環保由你我做起

人工智能(AI)和環保是當今全球兩大熱門話題,特別是人類正面臨日益嚴重極端天氣的衝擊,愈來愈多人將眼光聚焦於如何利用AI等現代科技來推動環保行動,共同創造一個更舒適美好的居住環境。AI在很多領域與環保有密切相關,並非都是距離市民很遙遠的「高大上」玩意,有不少是與普羅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本港科技大學推行「智能花灑頭」和「AI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成效佳便是好例證,「環保由你我做起」並非虛言。
AI大行其道, 在環保應用方面極具潛力。從大的方面說,AI可以幫助監測天氣變化,讓市民提前採取措施應對諸如上周殺到的「泰利」颱風等自然災害。此外,AI還可以輔助野生動植物監測和保護工作,利用各類算法幫助識別及追蹤瀕危物種,讓人類更了解動物習性、森林監測和水資源管理等各大領域,能夠更好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近年本港大力發展智慧城市,AI亦能大展身手,幫助提高城市能源使用效率。「智能花灑頭」只是這個方面其中一個很小的例子,但項目人均降低用水量 5%的目標,積少成多之下,是個很可觀的數字。專家指出,AI還可以優化發電和儲能系統,幫助市民紓緩日益增加的電費飆升的壓力,包括實時監測能源消耗、預測用電需求、自動調整照明和空調等系統,以節約能源和降低碳足跡。
至於近日城中熱議的不停車繳費服務「易通行」,其實也有AI的身影。眾所周知,車輛廢氣排放和燃油使用情況都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AI可以幫助減少塞車、改善交通流量和降低碳排放。不停車繳費服務不過是AI幫到手的一小方面,其他方面還包括交通數據分析和優化信號控制系統,持續改善智能駕駛技術等提高駕駛效率,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話說回來,科技大學推行的「智能花灑頭」有效鼓勵宿生縮短淋浴時間,「AI可重用餐盒借用系統」亦證明能減少即棄餐盒使用量,兩者不但能應用在校園,亦能推廣應用到市民日常生活。環保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參與,學校、政府、公私營企業和個人,都有責任共同保護地球資源,確保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