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強度有數得計


  根據天文台資料顯示,現時國際使用的地震強度分別是以國際黎克特制地震震級及麥加利地震烈度表來計算。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是由標準儀器所記錄得到地殼運動的振幅及周期估計出來,震級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當中6級已是屬於強烈級別,足以造成震中附近數十公里內結構較差的建築物出現損毀。在歷史上有紀錄以來最強烈的地震,是於1960年5月22日發生在智利比奧比奧,強度為9.5級,當時因地震掀起的海嘯甚至波及遙遠的日本及菲律賓,估計罹難人數超過5,700人。

  麥加利地震烈度則是指地面受破壞的程度,與震中距離、震源深度及地質結構有關,通常愈接近震中,烈度愈大。以今年3月14日的中國東南部地震為例, 雖然強度僅為黎克特制4.1級,但因震中較接近香港,故天文台公布的地震烈度為IV(四)度,代表懸掛的物件會擺動,類似大型貨車駛過的振動等,比起近日台東地震的III(三)度為高。至於自1979年以來錄得最高烈度的地震是發生在 1994 年,烈度為 V 至 VI(五至六)度,震中位於台灣海峽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