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未印起 開學「無書讀」
遲放暑假遲出書單 訂11本僅獲一半
新學年學生今日開始上課,課本不可或缺,但大批家長至今仍未買齊教科書,令學生面臨「無書讀」境況。有家長反映,向學校所屬特約書籍供應商訂購課本近兩個月,仍未獲通知取書,近日親身到門市追問,其所訂的11本書幾經波折只取得不足一半。有家教會聯會代表指,今年開學未齊書情況相當普遍,部分學校已不斷去追出版社仍不果,希望9月中前問題能解決。書店及教育界人士指,書本供應趕不及開學,與疫情下遲放暑假及物流困難有關。
家長何太的小女兒新學年升讀中四,她須向書商訂購11本大部分是2022年新版書。她在7月訂書時,已知悉新版教科書因仍未印製好,但至8月底仍未收到書商通知取書,期間曾不停致電查詢。
眼見即將開學,何太於周一(8月29日)決定親自到書商門市去看個究竟,幾經交涉後職員據訂單即場幫她執書,無奈的是「只執得5本,還欠6本2022年新版的課本仍未有貨。書局都唔肯定幾時可以畀到書。」
何太又提到,身邊很多家長都抱怨至今仍未收到書,近幾日都陸續親身去門市了解情況,書商昨更要派籌分流到場的家長,但9月1日至3日的籌早早派完,更有家長友人所欠的書多達14本,正考慮退款另想辦法「撲書」。
疫情礙物流 陸路改船運
就教科書整體供應情況,記者昨日查閱教育局新學年「適用書目表」的課本及相關學材供應資訊,仍見逾60本中小學教科書顯示「尚未印行」,包括教育出版社中國語文小三、小五、小六下學期第一二冊課本;齡記出版中國語文中一至中三上下學期課本;齡記出版科學初中的上下學期課本等。
香港東區家教會聯會副主席趙明表示,他所屬學校大多數家長是透過學校集體訂購課本,學校近日接獲很多仍未取得課本的投訴,已不斷去追出版社,惟出版社遲遲未送到書,校方實在無奈。
趙明指出,今年公民科教科書首次推出,亦有些初中科目要加入新元素,出版社更新資料及學校選書亦較以往嚴謹,加上暑假延遲,部分學校較遲出書單,都可能與「撲書」困難有關。
對於家長未能為子女買齊教科書,漢榮書局負責人石漢基表示,主要是跨境物流出問題,因疫情關係,內地運送書本來港由陸路運輸改為安排船運,「但船運將書本的運送優次排得較後,而且不是每日都有船到,一般要1至2星期才有一次船期,故以往訂書大約二三天就有貨,現在要7至10天才有。」
石漢基又指出,由於學校今年遲了放暑假,導致出版社供書及書商收取學校書單和「落單」的程序都相應延遲,加上不少書商基於成本及風險考慮,每次都不會大量下單,也是造成很多人買不到書的原因。
培僑中學校長伍煥傑表示,學校一般都有不同應對方法,例如學校可統計買不到書的同學資料,再統一向書商直接訂購;教師也可先在課堂上運用出版社提供的電子書及簡報等材料教學,並另行打印功課和練習予同學使用,甚至可讓同學自行從網上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