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盡快為子女打針 免「一步遲步步遲」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宣布,4月19日起將分階段復課,但師生每天返學前要做快速測試。沒有接種疫苗的學生可以如常在課室上課,但不能參加非學術性活動。雖然政府為了復課已推出不少防疫措施,但家長不應忽視為子女接種疫苗的重要性,畢竟快測只是發現是否染疫的手段,唯有打針才能增強保護,同時也事關自己的子女能否與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學習。

  復課對師生和家長都是好消息,因為疫情令授課進度大幅落後,學生學習急需「追落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復課不會完全零風險,但政府考慮到整體學生需要,有必要在復活節後復課,校長也都普遍支持復課決定,認為對學生的個人成長有幫助。

  事實上,疫情令授課進度落後,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個人成長都不理想,早讓教育界有識之士心急如焚。對剛剛升中的學生來說,小小年紀要面對新老師、新同學、新課程和新環境,需要時間適應;中四以上的師生亦都不輕鬆,因為有課程改革和個別科目文憑試內容改變,學習和考試模式均需時間適應。而站在地區競爭的角度來看,情況更加迫切,需要避免本港學童「輸在起跑線」而失去競爭力。

  復課無疑符合學生最大利益。目前全港12至19歲青少年首針接種率已高達96.8%,接種了兩針的也近八成,不打針肯定會「蝕底」。雖然當局顧及孩童利益,沒有不允許無打針者返學,但沒有打針者一方面要面對較高的風險,另一方面也無法與打齊兩針的大多數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學習,容易出現「一步遲,步步遲」,不利未來發展。

  雖然政府為了今次復課,考慮了多方面的因素並作了不少應對和準備,除了要求師生每日快測外,亦要求校方加強通風設備及防疫措施,並且也因應中小幼和特殊學校的不同情況,分別訂立相應分階段復課安排,一旦學校出現5%陽性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就會立即介入調查,研究是否作出停課決定。但病毒無孔不入,防不勝防,全球各地復課的經驗都說明,疫情很可能會隨之反彈。香港兒科心臟學會主席張蔚賢表示,本港有學童染疫引發「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令心臟功能受損,絕不能以「大號感冒」等閒視之。故此,家長不論是為了子女安全,抑或是確保他們未來的發展,都該盡快安排子女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