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房「淘寶」 拾荒掀疫慌

  自出自入與清潔工吹水 隨時爆葵涌邨翻版

  葵涌邨爆疫,感染源頭疑是一名染疫的巴基斯坦裔拾荒者曾到該邨葵逸樓的垃圾房執垃圾,並與大廈清潔工人吹水,期間有人除口罩食飯傾偈。事件敲響本港公共屋邨防疫管理的警鐘。本報記者昨日巡查港島南區多個公共屋邨的垃圾房,發現屋邨人員未吸取教訓。記者直擊清潔工人除口罩工作,垃圾房猶如無掩雞籠,拾荒者及閒雜人等暢通無阻出入垃圾房範圍,他們大都沒佩戴或不正確佩戴口罩與清潔工人接觸,隨時步葵涌邨後塵。工會承認,清潔工及保安員目前不屬定期檢測群組,沒硬性規定要檢測,也沒接種疫苗的強制要求,恐造成大廈爆疫缺口。

  圖 / 文:專題組

  葵涌邨疫情來勢洶洶,全邨至今累計210宗確診個案,但本港不少公共屋邨仍未吸取沉重教訓。記者昨日巡查港島南區5個公共屋邨及其垃圾房,發現華富(二)邨、利東邨和鴨脷洲邨內都有拾荒者出入,但屋邨清潔工人及管理處卻對此坐視不理,甚至任由拾荒者在垃圾房自出自入。

  其中,本報直擊利東邨垃圾房範圍有一名拾荒者雖有佩戴口罩,但未有遮鼻便在垃圾房「整理」紙皮。華富(二)邨更離譜,一名拾荒者在垃圾房執紙皮,附近正有一名清潔工人在打掃,非但沒阻止拾荒者,還不時有講有笑。

  除罩煲煙四圍走

  鴨脷洲邨利滿樓垃圾站更是「門常開」,門口堆放該邨居民遺棄的傢俬等雜物。記者在附近逗留15分鐘,前後便有兩名疑似拾荒者出入。首名出沒該處的拾荒者未佩戴口罩,不斷在垃圾堆中翻找「寶物」,數十分鐘後似乎並無所獲遂推車離去。第二名疑似拾荒的長者,不斷在垃圾堆周圍徘徊尋覓,最終亦空手而歸。兩名拾荒者逗留期間,亦有屋邨清潔工往返工作,卻對閒雜人等視若無睹,倘若有外來者帶病,或居民在此染病返回住處,後果不堪設想。

  除了拾荒者自出自入,屋邨清潔工人及工作人員自身也缺乏防範意識。記者巡查的5個屋邨內,有4個屋邨均有清潔工人除口罩聊天,其中華貴邨垃圾房外一名洗地清潔工未佩戴口罩,周圍一名百佳超市員工亦不戴口罩工作,身後還有其他工作人員除罩抽煙,更誇張的是還有一名疑似清潔工除罩抽煙之餘,還周圍來回走動。

  華富(一)邨街市垃圾回收處一名南亞裔工作人員則全程未佩戴口罩,而對出魚檔的兩名職員均未佩戴口罩,其中一人更一邊抽煙一邊出入垃圾房。華富(二)邨及利東邨垃圾房外,均有清潔工或疑似管理處人員不戴口罩工作及交談。

  屋邨防疫隱患絕不僅僅如此,利東邨垃圾房外還有多個懷疑無牌熟食小販,他們不僅沒戴口罩,更在垃圾箱周圍準備食材及生火煮食,期間不乏居民光顧。記者直擊到一名清潔工前來叫其中一名小販收檔,而二人均未佩戴口罩。

  多為外判工 無定期強檢

  葵涌邨群組疫情岌岌可危,但其他公共屋邨清潔工人及保安員的防疫意識仍未提升。香港環保物流及清潔從業員協會理事長林有貴指出,清潔工人顯然是高危人群,但現時防疫措施既無強制要求他們定期檢測,也不會強制接種。他表示,本港大部分清潔工是外判工或私人企業員工,故未有如政府僱員一樣被強制要求接種,清潔工亦非屬於須定期強檢之列。對於拾荒者可自由出入屋邨垃圾房,林有貴坦言,雖然大部分垃圾房都會有專人看守,但對拾荒行為均默許。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出,屋邨的衞生管理及清潔工人防疫意識薄弱,情況令人憂慮,呼籲政府為清潔承辦商提供清晰防疫指引,並要求為清潔工提供足夠的防疫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