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練氣場 王子開竅
19年來,魏巍在舞台上成功演繹一個又一個王子。不過,中國文化中沒有西方文化中「王子」這一形象,要怎麼演繹才能貼合又精準?「我們要經歷學動作,然後過渡到人物的內心戲,再把內心戲融入身體裏這整個過程。」他說,「當時就不斷地去看錄像,揣摩內心是怎樣的,再想如何把故事用動作來表達,而且不是完全地copy,這個是要琢磨的。所以每次都看很多遍,聽音樂,一個腳步、手位、眼神,盡量去靠攏,再變成自己的東西。」
他回憶自己第一次跳《天鵝湖》,王子和天鵝的一段雙人舞便讓他露了怯。「我的手是抖的。」魏巍第一次體驗到,要當主演及自然表達,首先要能壓得住台。氣場不足,就不是天鵝和王子,「而是女皇和手下了!」後來經過老師的講解和團內資深演員的分享和指導,他才慢慢摸到關竅,「要沉下去,拿出像皇帝一樣的氣勢,要感到所有東西都在掌握之中。」心態、技巧,還有角色內心千迴百轉的細膩之處,一個都不能少。一關一關過,魏巍說過程艱難,「所以為什麼一個舞團的首席舞蹈員這麼少,因為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