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斤博大霧 賣菜唔夠秤


  佳宝有分店1斤得10両 超市地舖逾半樣本重量不足

  歌仔都有得唱「半斤八両」,香港法例亦規定中式重量單位的「斤」,每斤有16両(即604.8克),而非內地流行的一斤只有10両(即500克)。本報發現有零售商涉嫌利用這種差異「博大霧」,記者日前抽查超級市場、地舖等菜檔出售的10款菜蔬,發現逾半未夠秤,更揭發多間大型超市也有缺斤少両情況,其中佳宝超市有分店雖以斤標價,但此斤不同彼斤,每斤得十両,不足秤最嚴重的一款菠菜苗少近一成貨量。有法律界人士指這種「偷換概念」手法,已涉嫌違反《度量衡條例》及《商品說明條例》。

  專題組

  本報記者近日隨機向市面8間瓜菜零售商進行重量抽查,包括大型超市惠康及百佳、連鎖食品超市佳宝、錢大媽及街邊菜檔,共購10份蔬菜樣本進行秤重。記者使用的電子磅已用砝碼量度過,確保準確度。結果發現,6個樣本實際秤重比所標示或宣稱的重量少超過0.5%,其中惠康一間分店購買的芫茜,比標示少13.2%,是今次調查中不足秤最嚴重的樣本。

  佳宝三樣本最多輕9.2%

  不過若論缺斤少両手法之「獨特」,非佳宝莫屬。今次抽查的3間佳宝超市,菜蔬是即揀即秤,全部以「斤」標示價錢,但產品實際重量卻較標示少0.1%至9.2%。其中一款菠菜苗標價是「20元一斤」,記者遂購半斤。惟到手後卻發現「輕飄飄」,記者立即到食環署街市的公正磅及經砝碼校準的電子磅覆檢重量,若以半斤計,須達302.4克才足秤,但卻發現菠菜苗實際只有274.5克,涉嫌「呃秤」9.2%。記者遂詢問該店多名職員標示的斤是多少両,其中一名職員告訴記者:「係十両斤。」

  另外兩間被抽查的佳宝分店,職員則透露店內使用香港通用的「港斤」、即604.8克。同一集團,同樣以斤標價,但卻使用兩種不同的重量標準。事實上,重量單位「斤」有「司馬斤」與「市斤」之分,香港《度量衡條例》明確規定,「司馬斤」才是法定可作商業用途的計量單位;內地常用的「市斤」非香港法定單位,且比「司馬斤」輕104.8克,若店方沒在價錢牌上註明以「市斤」標價,市民極可能被誤導,以為菜價便宜,其實只用了較低的重量標準。

  有菜販透露,將「司馬斤」與「市斤」混淆,藉此誤導市民的情況,近來在業內流行起來,「近日不少市民也就此情況投訴。」

  海關:呃秤違法最高罰5千

  香港海關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根據《度量衡條例》,任何人均不得採用其他未被指定的計量單位以重量或度量出售貨物,否則亦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罰款5,000元。

  大律師陸偉雄解釋,根據《度量衡條例》,可合法作商業用途的計量單位並不包括「市斤」,故採用該單位量度已屬違法。此外,如店方採用「市斤」,卻沒在標價時註明,也同時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他直言:「同一間集團的不同分店,採用不同計量單位,卻未加以說明,有故意誤導消費者嫌疑,屬於不良營商手法。」

  本報昨日就事件向佳宝超市查詢,但截稿前未獲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