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10日未知陰陽 防疫現漏洞

  處所復業檢測激增 專家促添外判化驗

  政府早前放寬防疫措施容許部分處所復業,條件是規定員工須定期接受病毒檢測,使全港檢測需求量激增,政府衞生署及醫管局的深喉唾液檢測服務未能應付大量需求,有上周二交回樣本樽的巿民,等待10天仍未收到檢測結果。有專家昨日表示,檢測結果滯後會造成防疫漏洞,認為政府應增撥資源,增加外判化驗所數量以應付需求。

  本港昨新增13宗確診個案,因前日已公布當中的不明源頭病例,故昨日不設疫情簡布會。確診個案雖維持低位,但新增的12宗本地病例中,源頭不明仍佔25%、即3宗,比例仍偏高。統計本月11日至24日的14天內,累計新增203宗個案,166宗屬本地病例,當中70宗不明源頭,佔比高達42.2%,反映社區隱形傳播鏈問題嚴重。

  要找出隱形患者便須加強檢測,但大批巿民為復工提交深喉唾液樣本,需求大增下令檢測處理時間嚴重滯後。記者昨日以巿民身份致電政府檢測查詢熱線,職員指上周不少巿民交回樣本包,令化驗所積壓大量樣本,部分巿民上周二或周三(16日及17日)交回的樣本,至昨日仍未有結果。

  該職員表示,雖然本周交樣本包的人數已有下降,但估計仍要4天才有檢測結果。政府要復業處所員工定期每14天檢測一次,相信未來仍會出現「大塞車」情況。

  衞生署發言人重申,巿民檢測的增加需時處理,但未能透露負責檢測的外判化驗所數目。根據該署資料,上月檢測量近55萬個,平均每日檢測1.7萬多個;本月首16天的檢測數目有約32萬個,平均每日檢測量約2萬個,可見檢測量雖有一定提升,但政府檢測服務仍未能應付整體需求。

  發病頭三天傳播性最高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昨日指出,染疫後發病的頭三天,病毒傳播性最高,若患者交回的樣本包遲遲未有結果,變相令患者在這段「真空期」在社區播疫,難以切斷傳播鏈。他指,有關情況除影響巿民復工外,交回樣本包等候多時仍未有結果,亦會減低巿民檢測意慾,更造成防疫漏洞。

  有為政府提供鼻咽拭子檢測服務的外判承辦商亦表示,隨時準備好為政府檢測深喉唾液樣本,在24小時內得出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