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人驗疫結果 短訊佛系消失
食衞局稱技術問題 半個月未通知陰陽
香港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創一個月以來最低,昨新增63宗個案,初步確診約30宗,衞生防護中心對個案回落審慎樂觀。但香港抗疫戰頻頻甩漏,正義聯盟發起人李偲嫣早前離世後確診新冠肺炎,其丈夫前日(21日)在檢疫中心確診。據悉,他們在本月6日已出現病徵,10日向醫管局提交深喉唾液樣本,一度呈陰性反應,但政府的通訊系統出現故障未能發出短訊通知,短短6天後李偲嫣病逝。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批評,政府抗疫態度「佛系」,「點解一句發送唔到短訊就算?」李偲嫣短短6日內「由陰轉陽」,也令人關注深喉唾液檢測的「假陰性」問題。
昨日香港新增63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當中10宗為輸入個案,而53宗本地個案中,13宗為源頭不明病例。
正義聯盟發起人李偲嫣早前離世後確診新冠肺炎,其丈夫日前檢疫期間確診。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昨日承認,他們於本月10日將樣本交還元朗容鳳書母嬰健康院的收集點,檢測結果均呈陰性,院方於本月14日向他們發出短訊但不成功,「暫時唔係好清楚發出短訊故障嘅具體問題,不過知道有關政府部門跟進緊。」食衞局發言人昨晚回應,因電腦系統出現技術問題,估計自11月底以來,約有800多名市民未能收到檢測結果短訊,當中沒有陽性個案。
被問及李偲嫣與丈夫檢測結果為何在短短數日間由陰轉陽?劉家獻解釋,一次檢測出現陽性或陰性有很多原因,不能單憑病人之前陰性、之後陽性來估計當中原因,「好可能啱啱係發病初期,病毒量唔高或者留樣本留得唔好,都會令到佢哋有病毒但未必驗到。」
梁美芬接受訪問時透露,李偲嫣與其丈夫在本月6日已出現病徵,並於8日求醫,隨即於10日提交樣本樽,短短6天後李偲嫣病逝。梁美芬形容:「(佢哋)已經遵照晒政府程序嚟做,病情都反覆,有發燒。」她批評特區政府抗疫「佛系」、馬虎,「為何檢測結果已出,但一句發送唔到短訊就算?點解會兩公婆都收唔到(短訊)?家係2020年,應該會有記錄,唔係Send唔到就算,要有監管同交代。」
梁美芬並質疑深喉唾液樣本準確度,她又指,9月內地支援隊到港協助普檢時由專人採樣,170萬人次接受檢測,「當時兩三天已收到檢測結果,都無人話收唔到,係咪人手唔夠?人手唔夠又唔叫外援?好多人冇結果就以為自己無事,四圍去,係社區周圍好多隱形患者的原因。」
判斷確診不能單靠取樣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昨表示,診斷病人是否感染新冠肺炎,不能單靠樣本化驗。他指,新冠病毒出現的時間、分布,因人而異,若病人出現持續病徵,對其接觸史有懷疑,即使其檢測結果呈陰性,都應當懷疑個案處理。他認為,病人若出現氣促,應及早往急症室求醫,因氣促已是較後期病徵,醫院可透過X光等設施,發現病人有否肺炎跡象。
梁子超指,呼吸道範圍廣,而採樣主要是喉嚨位置,或因病毒量少而未能從檢測中驗出病毒,但要取得下呼吸道樣本並不容易,是現時採樣方式的局限。不過,病人可在治療期間透過抗體的測試來輔助,檢測病人是否確診,惟患者出現抗體約在出現病徵後3天,故不能作第一線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