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

科研實力獲國家高度認可 創科署每年資助2000萬元
「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是推動內地基礎及應用科技研究及發展的重要措施,2022年進行優化重組並改名為「全國重點實驗室」。15所位處香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昨日獲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正式授牌,強調該些實驗室的布局建設,是國家對香港科研實力,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更是中央對香港科技界的殷切期望和艱巨使命,他又提出三點期望,並鼓勵業界能放開手腳,不斷產出重大的創新成果,培養創新人才,為建設香港科技創科中心,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寫下精彩篇章。
今年初,國家科學技術部共批准15所在港實驗室的申請,其中12所由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而成,另3所為新建,全部已於今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作。上述實驗室來自本港五所百強大學,包括港大、中大、科大、理大及城大。各實驗室的研究領域涵蓋生物科技、量子材料、災害防治及農業科技等,對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方向。創科署會向每所實驗室提供每年2,000萬元資助,並要求所屬大學每年提供不少於400萬元配套資源支持。
陰和俊致辭時表示,授牌儀式標誌着在港實驗室正式納入全國重點實驗室管理的序列,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他提出了三點期望:一是了解前沿,勇攀高峰,希望在港實驗室取得更多原創性及重大突破;二是匯聚英才,激發活力;三是深化系統、開放貢獻。
李家超:深化產學研協作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指,香港是亞洲唯一擁有多達五所全球百強大學的城市,期望香港的高等院校和在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加強與內地和海外科研機構的聯繫,攜手深化「產、學、研」協作,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融合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
周霽:以科創賦能產業升級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致辭時分享了三點看法:一是堅持以基礎研究厚植創科優勢;二是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三是堅持以平台建設集聚高端人才。他強調,唯有把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進一步發揮其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