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就業服務

  周小松 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

  政府統計處在星期二公布本港最新失業率,由3.5%升至3.7%,為兩年多以來的新高,而失業人數亦由136,200人升至145,000人。當局同日表示將就「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優化計劃)推出新的優化安排,其中包括計劃下月起強制要求申請輸入初級廚師、侍應的僱主,除了進行四星期本地招聘之外,須到勞工處的就業中心作實地招聘。筆者相信措施有助加強就業配對,建議新要求涵蓋至其他工種。同時希望政府持續優化就業服務,支援市民就業。

  市民失業原因各有不同,訊息來源不足是其中之一。據筆者了解,不少基層工友的求職渠道相對有限,他們通常依賴親友介紹工作,訊息未必全面。即使市場上有合適的職位空缺,求職者或未能及時得知並應徵,與崗位「緣慳一面」。因此,當局可進一步加強就業配對服務,例如勞工處可聯同各行業的企業和僱主舉辦更多招聘會,搜羅各類行業、工種的全職或兼職工作空缺,為求職者提供更多職位配對的機會。

  技能不符要求也是常見的失業原因,失業人士的技能未能符合市場所需時,求職難免會碰壁。筆者認為當局可分析勞工處「互動就業服務」等平台,以及其他坊間招聘求職平台所刊登的職位空缺資訊等,以了解各行業工種的人手需求趨勢。再根據所得的數據,推動僱員再培訓局、僱主和培訓機構合作開辦或增加相關的再培訓課程讓失業人士報讀,並為完成課程的學員提供就業轉介服務,既可幫助他們重投就業,又能滿足行業人手需求。此外,提到「互動就業服務」,筆者建議這平台可增設專頁,集中發布正進行本地招聘的空缺廣告,方便僱主「找對的人」,求職者能覓「心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