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是受監管的「比特幣」

  黃江天 資深法律人

  本港《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實施。我們慣常使用港幣、人民幣,或叫法定貨幣,但「穩定幣」又是什麼呢?簡單說,穩定幣是一種特殊的加密貨幣,是與法定貨幣或特定實體資產(如黃金)掛鈎、具價格穩定性的數碼交易支付工具,亦可理解為是優化了的比特幣,因有政府監管,有法定資產背書,是傳統法定貨幣的數碼版。與一般加密貨幣相比,其波動性及價格平穩,因而得名。其「穩」主要在於1:1錨定法定貨幣;在區塊鏈技術上實時結算的,具可追溯、可查詢,不可修改的穩定性;以及有政府監管。

  條例目的是完善虛擬資產在香港的監管框架,保持金融穩定,推動金融創新。任何人如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或在香港或以外發行宣稱錨定港元價值的法幣穩定幣,須向金融管理專員申領牌照;並須符合儲備資產管理及贖回等規定,包括妥善分隔客戶資產、維持健全的穩定機制,以及須在合理條件下按面額處理穩定幣持有人的贖回要求。同時更須符合一系列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風險管理、披露規定及審計和適當人選等要求。

  截至2024年,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出自己的穩定幣,包括由政府主導的央行數碼貨幣(CBDC)及私人機構發行的穩定幣。例如內地便有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人民幣(e-CNY)在多個城市試點零售支付。近年越來越多國家接受加密貨幣付款,例如瑞士的盧加諾市麥當勞就宣布可接受比特幣及美元穩定幣USDT付款,新創企業也使用USDT作為薪資付款。

  作為普通市民可以怎樣使用穩定幣?市民可用於跨境轉賬與匯款,向國外親友轉賬,避免傳統銀行的高額手續費和匯率損失。如港人用穩定幣支付內地供應商款項(比SWIFT更快);又如菲傭在港工作,每月匯款回國,可節省80%傳統銀行手續費,資金即時到賬;可用於日常於消費、旅遊時訂酒店、支付商家購物等。穩定幣已成為全球金融的一部分,市民也能享受其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