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通」首日交易逾2.5萬宗

  實時到賬免收手續費 金管局提醒更新銀行App

  便利香港與內地居民即時跨境匯款的「跨境支付通」昨日正式開通,香港金管局表示截至昨日傍晚6時,北向及南向的交易共有25,900宗。首名透過該系統匯款到香港的內地居民向本報表示,以前匯出款項後至少要等半天才能到賬,現在資金實時到賬,操作十分便捷。記者昨午實測五間銀行個人賬戶的北上及南下轉賬功能,北向匯款幾乎是暢通無阻,但南向匯款,當收款人未登記手機號碼,匯款就遇上阻滯。金管局亦提醒用戶需更新參與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至最新版本。

  「跨境支付通」通過內地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IBPS)與香港「轉數快」(FPS)連接,首階段共6家香港銀行及6家內地銀行參與。全國首筆跨境支付通內地居民南向及港人北向匯款業務均落地深圳,首個北向匯款的港人葉先生,昨日透過中銀香港手機銀行,發送匯款至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內地賬戶,他表示操作簡單,既方便又實惠。

  深圳居民房女士則是南下匯款的首位內地居民,她通過招商銀行手機程式給在香港留學的女兒匯出1萬元人民幣,僅輸入女兒賬號和姓名,就完成跨境人匯款,「以前匯出後至少要等半天才能到賬,現在不僅可直接使用人民幣匯款,還能實現資金實時到賬,操作十分便捷。」

  記者實測南下匯款遇阻滯

  記者昨午測試恒生銀行、滙豐銀行及東亞銀行北上匯款,滙豐及東亞兩間銀行均成功轉賬100港元,兩間銀行的手機介面均設有跨境支付通選項,用戶轉賬前需設置每日最高轉賬1萬港元的限額,完成設定後即可轉賬,免收手續費。據昨午實時匯率,記者賬戶被扣取110.35港元,以匯款100元人民幣到內地。

  資金南下方面,記者測試首批參與的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兩個內地戶口,均未能成功轉賬。中國銀行手機程式彈出「您暫時無法使用此功能匯出」的信息,中國工商銀行則指該業務暫不支持辦理。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跨境支付通服務首日運作大致暢順,截至晚上6時,北向匯款的交易宗數約6,900筆,平均每筆交易金額約為800元人民幣。南向匯款的交易宗數約1.9萬筆,平均每筆交易金額約為3,10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