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簽金融協同發展方案

  推動離岸戰略互補 共同強化兩地競爭力

  上海與香港簽署《滬港國際金融中心協同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涵蓋六方面共38項措施,包括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促進兩地資本市場聯繫合作、支持符合條件的上海企業在港上市融資,以及加強兩地在大宗商品交易、再保險業務、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領域合作,進一步發揮兩地在金融開放、金融發展及風險防範方面的優勢,並加強跨境金融及離岸金融合作。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表示,面對現時複雜多變的形勢,兩地合作可共同強化金融競爭力。

  此外,《方案》將支持上海優化自由貿易賬戶功能,鼓勵滬港兩地銀行完善非居民賬戶體系,便利跨境電商平台及海外倉運營企業等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或香港開立非居民賬戶,推動香港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FPS)與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IBPS)互聯,鼓勵兩地金融機構共同開發適應離岸經貿資金需求的金融產品,推動更多貿易主體選擇人民幣作為支付結算貨幣,支持兩地協同優化企業全球資金管理體系。

  把握變局中新機遇

  同時支持更多上海企業在港成立財資中心,鼓勵更多香港企業在滬設立輻射全國的財資中心,鼓勵在滬銀行聯合香港金融機構共同開展跨境銀團貸款業務,鼓勵滬港兩地金融機構開展非居民貸款業務,推動「上海自貿離岸債」和「點心債」共同發展,支持兩地聯合探索制定金融風險管理框架,加強跨境金融監管合作等。

  陳茂波表示,滬港金融合作正在不斷架設新橋樑,拓寬新行車道,互利共贏合作前景更加亮麗。當前全球政經形勢複雜、金融風險多變,在這樣的形勢下,滬港兩地更需要攜手合作,共同強化金融競爭力,把握變局中新機遇。

  《方案》亦突出對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支持,通過更高效連接滬港兩地金融機構、支付網絡及資金管理體系等,支持內地企業出海。

  陳茂波又指,相信滬港兩地合作將發揮更大的聯動和協同效益,為國家的金融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此外,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在致辭中指,近年滬港兩地不斷完善金融合作機制,協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更加緊密,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領域協作不斷深化,滬港兩地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關鍵節點作用。要繼續發揮兩地在金融開放、金融發展和風險防範中的關鍵作用,共推市場互聯互通、共推業態創新發展、共推機制優化完善,共同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提升國家全球話語權

  滬港兩地將以簽署《方案》為契機和新起點,聯手推動滬港國際金融中心錯位發展、相互賦能,共同提升國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方案》發布儀式在上海舉辦,在陳茂波及吳偉見證下,由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及上海市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周小全簽署行動方案。

  另一方面,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表示,港滬非競爭關係,中國內地經濟體量龐大,足以同時容納兩個金融中心,雙方加強合作將能夠發揮協同效應,達至優勢互補,令香港更好發揮內地與海外之間「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黃德几認為,《方案》有望令香港股市與IPO市場表現更上一層樓,帶動今年IPO集資額有機會取得全球第1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