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成交逾六千億破紀錄
恒指插2172點歷來最傷 蒸發一周升幅
A股國慶假後復市開門紅。港股則反高潮,獲利沽壓湧現,一度急瀉逾2,300點,恒指昨開市即跌穿二萬三水平,跌幅曾擴大至2,336點,低見20,762點。全日未能守穩兩萬一關口,收報20,926點,跌2,172點,以點數計是歷來最大跌幅。一日內蒸發內地國慶假期間約2,000點升幅。成交額大增至逾6,204億元,見歷史新高。分析認為,港股近兩周累積升幅巨大,嚴重超買,投資者藉口國家發改委沒有宣布進一步刺激經濟的重磅政策,而先行沽貨獲利。然而,中央已明確釋放強烈提振經濟信號,後續政策料陸續出台,待大市整固後,料與A股互相拉升。
內地股市亢奮情緒延續至長假後,上證綜合指數高開一成,見近3年高位。由於發改委未有公布「大招」,收漲153點或4.6%,報3,489點。深證成份指數亦七連升,收報11,495點,升965點9.2%,見逾5個月高位。滬深兩市成交首次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達3.45萬億元人民幣,再創歷史新高。
大摩轉軚調高恒指目標
雖然港股急回,但受惠內地政策前景好轉,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股票策略師郭強盛團隊發表投資策略報告,再度「轉軚」,繼8月調低恒指預測後,最新調高恒指預測,在基本情況下,恒指2025年6月料見21,550點,較之前預期17,000點,增4,550點或26.8%。最牛料見26,300點,最熊則為13,900點,之前分別為20,500點及12,000點。
此外,大摩對MSCI中國指數目標調升26.8%至71點,對應估值11.2倍。該行減少對中國「減持」看法,在新興市場配置框架內,維持對中國相對於亞太或新興市場「與大市同步」立場。
富途證券首席策略師譚智樂認為,早前股市太過亢奮,盲目一窩蜂買入,並不是健康發展。發改委記者會的公布與市場預期出現落差,港股亦借勢調整,但仍算合理,無需對後市太悲觀。
二萬點是大市關鍵位置
資深財經分析師熊麗萍表示,相信短期港股表現繼續反覆,而20,000點是恒指關鍵位置,一旦失守,或動搖投資者剛恢復的入市信心;然而,若內地出台具體經濟刺激措施,將有助支持港股回暖,現階段不能輕易判斷港股已再度轉向熊市。
藍籌股全線下跌,新經濟股跌幅居前。美團(3690)收插15.48%;京東集團(9618)挫11.94%;阿里巴巴(9988)跌8.81%;騰訊(0700)及小米(1810)亦分別跌8.32%及8.32%。
內房股亦是跌市重災區,雅居樂(3383)急瀉41.67%;融創中國(1918)跌37.1%;龍湖集團(0960)跌22.06%,是跌幅最大恒指成份股。
大盤波動性或急劇增加
另外,中泰國際表示,港股短期估值修復已非常充分,各部委各地方若能加快政策細則部署,料本輪資金面帶來上漲有望持續一段時間。但暴力拉升難以持續太長時間,當市場迎來經濟數據和政策落地的驗證,大盤波動性或急劇增加,建議注意交易節奏,適時趁高獲利。
策略上,該行建議關注受惠政策發力預期改善的消費板塊,家電、餐飲、博彩、飲料、文旅等有望估值重估;受惠外資回流,流動性、風險偏好改善的科技(平台經濟巨頭)、生物醫藥;受益於股市熱度上升及資本市場流動性政策支持的內險及券商等非銀金融;以及受惠中央財政發力的工程機械及電氣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