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加大與越南商貿往來

  陳文鴻 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

  特首出訪越南。對香港來說,越南應是海外合作的戰略重點,一是人口眾多,一億人,且大有增長餘地。在東盟與印尼同為人口大國,在國際上規模也不小。二是工業化進行順利,中國內地的出口加工多轉移至越南,形成「中國+1」的模式,與外資一起提升當地工業化水準。發展模式即使缺中國的央企,但與東莞相近,年增長率在6%以上,出口加工行業適合港商。三是香港有不少越南僑胞和早年移居香港的越南人,越南華人眾多,多來自廣東,與香港有一定的關係。港越的人脈極佳,經濟合作和其他交流都較方便,與泰國相近,勝於柬埔寨、老撾。

  特首今次出訪老柬越三國,經濟最好的是越南,各方基礎條條優勝,香港大有與之緊密合作的機會。香港航運中,海運可增強港越的短線,提升大灣區到越南的短線航運物流。越南的海產、水果、農產物大可運港並經港北上粵閩各地,甚至北方,讓熱帶水果與中國寒帶農產品交換。香港的空運樞紐亦可加強與越南城市連接,使越南的出口加工產品可像珠三角當年,借香港空港出口歐美。香港應可推動增加港越各主要城市的貨運、客運,趁現時競爭較小,把越南納入香港空運體系之內。

  越南的中產人口正在增加,整體生活水準上升,消費模式亦轉變。香港服務產業有一定的優勢,若能符合當地消費轉變,加大發展跨境電子商貿,把內地和日韓商品循電商平台推銷,亦是香港轉型開拓之路。

  香港本來有眾多越南人脈,在政府的支持推動下,應可擴展而為港越未來合作發展的重要基礎。香港不要單單看歐美日韓,越南等新興國家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