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唐樓現巨縫 住客受驚兩日冇瞓

  舊樓失修外牆跌石屎危機禍延到室內。長沙灣一幢有65年樓齡的唐樓,其中一個單位疑因前業主升高地台建劏房,結果留下破壞性後遺症,導致新住戶入住後,原本在洗手間加建的地台和樓板之間疑出現10呎長裂縫,更波及樓下單位天花剝落而露出鋼筋。警方及消防員一度緊急疏散兩個單位的4名住客。屋宇署人員勘察後認為,現階段有關單位需進行臨時的支撐和修葺工程,大廈結構無即時危險。

  現場為長沙灣永康街50E號一幢5層高唐樓,於1958年落成,分為前座和後座。涉事單位位於後座頂層5字樓E室,面積約200多平方呎,據悉,曾經被用來間成劏房,現時屬於自置物業。

  昨日上午11時39分,姓莫的戶主報案指地台懷疑出現沉降,與牆身連接位置出現約十多呎裂縫,更波及樓下單位。警方及消防員接報到場,疏散兩涉事單位住戶,並聯絡屋宇署到場視察,初步相信大廈結構未有即時危險,事件原因有待調查。與妻兒在上址同住約5年的莫先生在現場解封後返回住所,他說近日發現廳房的牆身及地台疑出現十多呎長裂縫,情況不斷惡化,「驚到兩日都冇瞓」,並一度懷疑與附近打樁工程有關。

  屋宇署高級屋宇測量師徐家儉視察現場後表示,發現50E號後座5字樓一單位洗手間的兩呎闊升高地台和單位的樓板之間出現裂縫,同時發現4字樓有單位的天花有大批石屎剝落。他指上址單位並非沉降,只是出現裂痕,沒即時危險,涉事升高地台屬後來加設,不屬原來的結構,類似一些劏房升高地台,方便進行一些喉管工程,與本身樓宇結構沒任何關係。至於涉事的5樓及4樓單位,現時並非劏房。他指根據4字樓業主聲稱,相信情況已有一段時間,並剛於上周完成臨時加固工程。

  記者翻查屋宇署資料,發現曾分別於2020年、2015年及2019年,向永康街50A、50C、50D及E的公共部分發出強制驗樓和強制驗窗通知,惟事隔多年現仍處「未獲遵從」狀態。徐家儉昨證實署方曾向該廈發強制驗樓通知,但業主沒履行要求,署方已安排承建商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