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智能箱分類4種垃圾

  助回收廠減成本 未來或取代三色桶

  廢物回收分類目前只能依賴人手,中文大學有學者致力運用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技術,研發兩款分別面向市民及回收工廠的全自動化和數碼化的廢物分類系統。其中一款準備投產的智能回收箱備有人工智能感應系統,可自動識別出4種適合回收的垃圾並將其分類,更可辨識受污染的廢物,將其單獨存放,從而減少回收廠分揀可回收廢物的成本。此研發產品未來可望取代現有的三色回收桶,更輕鬆便利的投入環保生活。

  由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助理教授陳翡、連同中大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榮譽研究人員創立的時宜機械人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兩款全自動化和數碼化的廢物分類系統,其中一款為城市可回收物智能分選回收箱「MagicSort™」,適用於商場、屋邨或學校等社區地點。

  公司首席運營官董志鵬介紹指,該智能回收箱搭載了智慧分類系統,「使用者可以將廢料直接批量投入,系統能夠批量辨識和分選,同時判斷回收材料是否受污染,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回收物料的可重用價值,並省去回收前的分類步驟。」

  董志鵬續指,該回收箱內部包含廢紙、鋁罐、膠樽、玻璃、其他一共「4+1」格數,每格的標準容量為240升,當回收箱容量滿時,會自動向中央系統報告。

  如發現濫用 擬暫停使用權

  陳翡又提到,回收箱還特別設計一塊電子屏幕,展示該廢品的種類和回收標準,以幫助公眾學習並提高環保意識。董志鵬則分享,未來或計劃於回收箱添加身份識別系統,「如發現個別用家存在濫用行為,例如投入未經清理的回收物,或大量投入不可回收的垃圾,將會暫時剝奪該用戶的使用權,以確保回收箱空間得以善用。」

  至於另一款名為「MightySort™」的有色金屬負向分選機械人系統,主要適用於回收工廠。陳翡解釋指,該系統內部嵌入了中大自主研發的大型AI系統,「虛實結合」訓練AI識別和分類的能力。現時系統可快速在廢物堆中辨識超過100種廢物,並透過機械臂取代傳統用人手篩選和將廢物分類的程序。系統準確度高達95%,並可於每小時處理超過6,000件垃圾、每天處理約30公噸廢品,工作能力可比4至6名工人,有效將成本大減70%,本港已有大型廢金屬回收商引入及使用。 中大將於本周四(21日)起一連三日展示包括以上科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