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專道 連接機場東涌

  貫通大橋香港口岸 全程10分鐘料2028年竣工

  特區政府致力發展「機場城市」經濟,涵蓋國際展覽、酒店、零售、餐飲、娛樂綜合設施與辦公室大樓的「SKYCITY 航天城」項目如火如荼推行,但由於遠離市區,交通不便成重大樽頸。機管局正計劃興建全長3.8公里的「機場東涌專道」,再配合無人駕駛系統,走線將連貫航天城、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以及東涌新市鎮。成為機場快線之外,打通三個地段的第二條集體運輸交通主動脈,預料今年底至明年初刊憲,最快2028年竣工。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項目未有連接至機場客運大樓和國泰城,會游說機管局修改規劃。

  東涌新市鎮雖與機場及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最為接近,但並無軌道交通直接連接,目前只能乘搭港鐵到青衣、再轉乘機場快線到機場,頗為不便,且交通費用高昂;或者選擇班次較疏落的機場巴士服務,以致東涌居民在機場工作不太方便,寧願跨區到市區找工作。與此同時,正快速發展的機場和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卻累積大量工作空缺找不到足夠人手,阻礙發展。機管局遂提出發展「機場東涌專道」,將東涌、機場和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直接連接起來,解決這個交通難題。

  據機管局提交離島區議會有關「機場城市」最新發展文件,機管局提出興建連接東涌和機場島、全長約3.8公里的「機場東涌專道」,由地面道路、海上高架橋和陸上高架橋組成;其中高架路段走線由東涌站開始,沿北大嶼山公路西邊興建,橫跨東涌海濱路和東涌海濱長廊。

  文件又提到,正在興建連接人工島及航天城的「航天走廊」,沿岸會設行人路和休憩地點;至於未來連接東涌的路段亦會引入「航天走廊」的無人駕駛運輸系統,預計由航天城至人工島車程約2至3分鐘,而人工島或航天城至東涌市中心車程,則約8至10分鐘,沿途會設多個中途站。

  航天城海旁 擬建遊艇碼頭

  施工期間,部分現有海濱需用作臨時工地,以支援興建跨海路段,局方將要求承建商,在工程期間維持行人通道,所有受影響設施亦會在工程完成後進行重置。局方已就項目進行環評,預料實施建議的緩解措施後,工程將符合現有法例要求,環評報告已提交環保署審核。預料今年底至明年初會根據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刊憲,自動無人駕駛運輸系統2025年開始施工,最快 2028年完成。

  另外,為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功能,配合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及航天城的發展,便利旅遊及水上觀光活動,機管局計劃在航天城海旁興建供遊艇停泊的碼頭及船隻繫泊設施,及在航天城一帶的海濱進行美化及興建海濱長廊。

  田北辰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多年前已倡議建設東涌直接連接機場的集體運輸系統,終獲政府採納,「猶如自己的BB終於生咗出來,好開心。」而且無人駕駛運輸系統2028年便投入使用,比他預期快得多。他指出,「機場東涌專道」為東涌新市鎮和機場都帶來生機,「東涌是香港未來重點發展區域,人口快速增長。有了這個便捷通道,機場和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有了迅速增加的勞動力和消費力支持,東涌也因機場和香港口岸帶來的經濟動力,能夠加速發展。」

  在東涌居住15年的葉先生表示,贊成興建「機場東涌專道」,近年新市鎮擴展使當區人口不斷增加,交通服務卻未有明顯提升,特別是後期發展的屋苑,是巴士網絡的「盲點」,「我們這一區望都可以望到機場,本來是很近的,但機場快線未覆蓋,要兜大圈去青衣再轉線;巴士班次又疏,計埋等車時間,往往花半小時才到機場,其實東涌到市區也只需要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