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移民嘆倫敦搵屋慘過搵工


  租金升五成仍一房難求 靚「CV」送花冧業主

  英國倫敦在新冠疫情後成為全球最熾熱的租務市場之一,據統計自2021年4月至今,當地住宅平均租金足足升了49%之多。在租盤嚴重供不應求下,很多準租客有錢都不能夠租到心儀單位,有移居當地的港人表示,為了在芸芸競爭對手之中「博出位」,準租客往往要出盡不同手段,包括向業主提交長篇「自我介紹」,甚至未租到樓便先向業主送花,幾乎是「搵屋慘過搵工」。

  倫敦租務市場緊張的原因主要是租盤數量持續減少。新冠疫情期間樓價下跌,倫敦大量原本用作出租的住宅被業主轉售成自住用,到疫情過去後,大批工人和學生重返倫敦,令租盤需求大增。據英國地產網站Zoopla統計,截至6月中的4個星期內,倫敦新供應的租盤數量較過去5年平均值減少了26%,相反需求則增加了48%之多。截至6月,倫敦平均住宅租金為2,077英鎊(約2.1萬港元),按月升1.9%,較去年同期急增12.5%。

  據兩位先後到倫敦西部嘗試租樓港人的經驗,可知租屋困難。第一位是黃小姐,他們一家三口原本在英國中部居住,因先生工作需要而移居倫敦,他們原先以為只要大約兩星期便能找到新居,但結果前前後後花了差不多兩個月時間才能租成。

  「1劏18」租盤轉眼被搶走

  黃小姐一家最初是打算靠網上揀樓,發現心儀租盤後再聯絡經紀安排睇樓,但實際上他們發現,網上很多租盤前一天剛放出來,致電經紀時便被告知已經租出。原來是因為很多租盤在放上網前,已經由經紀事先提供給一些「熟客」(其實就是已經搵了幾個星期樓的準租客)。黃小姐因此也只能「入鄉隨俗」先與經紀打好關係,甚至每天跟經紀閒聊家常,才開始拿到一些未公開的租盤,但即使這樣還是一直租不到,不是因為其他對手出價太高,就是因為業主拒絕租給有小孩的家庭。最終他們用了兩個月,才租到一個公營房屋屋苑的地面單位,租金亦比原先預算高出200英鎊(約2,000港元)。

  至於另一位李先生則是單身,他兩個月前到英國工作,原先打算住兩星期酒店找租盤,但實際開始睇樓後卻發現競爭異常激烈,幾乎每次睇樓都肯定有幾組準租客同場,有些人更會即場向經紀落盤出價,而且還會比業主開價再高出100英鎊(約1,000港元)或以上,試過看過一個在獨立屋內「1劏18」的劏房單位,同樣是轉眼就被搶走。最終李先生也未能在原先心儀的地區找到租盤,只能在較偏遠鄰區租到一個大廈一房單位,租金亦超出預算。

  詳列興趣專長吸引注意

  事實上,倫敦租務市場的熾熱程度,已經去到租客要用租金以外的方法去搶盤的地步。除了打好關係外,英國傳媒最近也報道了很多準租客搶盤的招數。有報道引述地產經紀說,很多準租客都會向經紀和業主提供一份「自我介紹」,詳列自己有什麼興趣甚至專長,例如「15分鐘內跑5公里」、「玩空中瑜伽」等,更試過有準租客睇樓當日帶備鮮花和朱古力送給不在場的業主吸引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