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寵物保險 認清保障範圍與自負額

  圖:寵物保險的保障各有不同,寵物主人需要特別留意。
  圖:寵物保險的保障各有不同,寵物主人需要特別留意。

  港人生活壓力大,部分會選擇飼養貓狗寵物,視「毛孩」為紓緩身心及減壓的要素,甚至視牠們如家人。不過,寵物患病或遇上意外的醫療開支高昂,讓寵物主人吃不消。近年,市面上不少保險公司提供寵物保險產品,價錢、保障範圍、賠償限額可謂五花八門,今期比拼寵物保險計劃,讓寵物主人選擇合適的產品,做個精明消費者。/大公報記者 李清心

  目前,市面上提供寵物保險產品的公司,既有傳統的保險企業,亦有虛擬保險公司推出的計劃,相關的寵物保險各有特色。投保寵物保險計劃,首先要注意寵物年齡,市面上大部分受保6個月至不足9歲的寵物,亦有接受低至8周、大至11歲的寵物,寵物年紀越大,投保時的保費會越貴,獲賠償的百分比亦會越少。

  賠償額分項目或合併計算

  以3歲柴犬為例,每月保費為178元,同一家保險公司,6歲柴犬每月保費要220元。除了不同年齡的保費不同,不同品種的貓狗寵物,保費亦各異。同樣3歲的貴婦狗,每月保費便要216元。

  大部分寵物保險計劃內的醫療保障大同小異,包括普通科及專科診金、化驗、X光及超聲波費用、住院及手術費用,還有的是寵物患上癌症需要化療的保障,不同寵物保險計劃的保障各有不同,寵物主人需要多加留意。

  另外,要留意的是,寵物絕育、結紮不在一般寵物保險範圍內,甚至是寵物牙齒保健亦不包括在內,除非因意外而需接受的牙科治療。部分寵物保險會為不同項目設定賠償上限,個別保險公司會將多個保障項目合併,以年度保障額作為基礎賠償,令索償不局限於特定項目。不過,醫療保障亦分為多種,部分寵物保險計劃只會單純保障手術相關費用,因此不能單以保額來決定投保,消費者亦要理解各種寵物保險的特性。

  完成「等候期」 保單始生效

  在眾多寵物保險產品中,部分會設有因為寵物主人需要連續住院,而要緊急寄養寵物費用的保障,最高賠償額由每天250至2375元不等。

  當寵物被盜竊或走失而涉及的廣告費用,部分寵物保險計劃的受保範圍,有提供每年2500元保障,亦有每年限額400元。寵物一旦離世,處理身後事亦是寵物保險的重點保障之一。受保寵物的遺體火化、殮葬服務或遺體處理所需的費用,由每隻寵物1000至3000元不等。即使成功為寵物投保,其實坊間的寵物保險均設有「等候期」,以普遍疾病為例,如果等候期為30天,代表由保單生效日起計30天後,投保寵物患病才能得到賠償。如果是患上癌症,承保公司開出的等候期一般為180天。

  投保後即使符合資格索償,亦要留意所謂「墊底費」的共同保險,即由寵物主人需要承擔的自付額,例如在醫療保障上,保險公司為每宗賠償額出資80%,其餘20%則由寵物主人承擔。

  以第三者法律責任保障為例,假設寵物保單有300萬元的保障額,但寵物主人需就每宗損失承擔3000元的自負額。

  部分寵物保險計劃會按照寵物投保時的年齡,決定實際的自付比例,例如在寵物7歲前投保,可獲得賠償70%,其餘三成金額要由寵物主人自付。同時,亦有個別保險公司不論投保寵物的年齡,劃一以20%作為每宗索償的共同保險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