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減廢 循環再用






隨着時代發展,環境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環保亦成為世界各地備受關注的熱點。作為地球的一分子,必須盡自己所能去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否則將自食其果。事實上,大部分香港人都有良好的環保意識,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從何做起去實踐環保。其實,要做到環保,其中一個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回收廢物。根據政府的資料,香港的堆填區將於約2030年飽和,因此,我們必須立即行動,一起肩負減少及回收廢物的責任,做到「全民減廢」。坊間很多設回收服務的非牟利機構,會善用物資以達至循環再用,並致力於減少資源浪費,讓我們透過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以維持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活為長遠目標。
綠在社區 積分換物
為加強支援地區層面的減廢回收,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正積極構建社區新的回收網絡,在全港十八區推展不同項目,當中包括「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以支援公眾實踐減廢回收,讓綠色生活扎根社區。
「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均會接收不少於8種回收物,包括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型電器、慳電膽及光管、充電池等(暫不回收衣物)。收集到的回收物會經過分揀,再運送至合適的下游回收商作後續處理。
為便利和鼓勵市民使用社區回收設施,環保署通過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於2020年11月16日推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讓市民憑卡賺取電子積分及兌換禮品。市民於社區新的回收網絡提交不少於2公斤的回收物後,即可作簡單登記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此後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或印於積分卡面背後的二維碼影像,即可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利用「綠綠賞」積分可換購的禮品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及糧油乾貨,也有環保產品,例如竹漿廁紙、毛巾以及環保回收袋等,以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將減廢回收的習慣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查詢:2838 3111)
物資捐贈 海外受惠
位於新界屯門國際十字路會是一家香港成立的非牟利機構。國際十字路會旨在成為其中的十字路口,聯繫各方,彼此協力,讓有需要的社群得到幫助,並在全球九十多個國家協助救援。國際十字路會收集香港市民不再需要,但質素還是良好的物資,然後再分派給本地或海外有需要人士,協助生活艱難的市民和家庭獲得基本家庭用品。回收物品包括全新衣物、玩具、傢俬、英文書(非小說)、性能良好電器、電腦等。受惠者包括一半物品分派給社會福利署贊助的對象及本地非牟利機構,另一半捐予全球140個國家及地區。 (查詢:2984 9309)
惜物減廢 轉贈基層
曙光計劃成立於2007年,是一個政府註冊認可的非牟利機構,以推廣環保,善用資源,減少廢物為本。此外,該會亦關注扶助貧困老弱,透過轉贈及慈善活動,達至關懷弱勢社群。另一方面將物資有效地做到循環再用,惜物減廢。回收物品包括全新及二手傢俬、新舊衣物、鞋、手袋、書籍、玩具、文具、裝飾擺設、禮品、家庭用品及可用電器等。回收點設在屯門,物品如滿三袋大型紅白藍膠袋,或有大件傢俬,可預約回收。捐傢俬前需把物品相片及尺寸電郵至info@chukongplan.org.hk,機構認為合適會派人上門回收。物品會於辦事處內的二手店平賣,或轉贈基層家庭、獨居長者等。 (查詢:2331 8108)
資源分配 底價發售
勞資關係協進會的社區二手店位於長沙灣,本着「惜物環保 資源再分配」理念下,鼓勵市民捐贈可重用的生活物品,回收整理後再以低廉價格賣給有需要的人士,並提供上門回收。回收物品包括家庭用品、 小型電器、裝飾擺設、正版DVD、CD、電腦光碟、書籍、文具、手袋銀包、衣服、鞋等。捐贈物品前需把物品類型、地區及處理期限等資料電郵至crc@iri.org.hk,機構認為合適會派人上門回收。 物品於屬下的社區二手店以底價發售,減低低收入家庭負擔。 (查詢:2729 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