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頭蝨無頭痕 及早就醫莫惹人

■感染頭蝨後應按醫生處方,以藥性塗劑殺滅。 資料圖片
■感染頭蝨後應按醫生處方,以藥性塗劑殺滅。 資料圖片

  早前,本港有外傭僱主在網上發文抱怨,指其女兒近日不斷撓頭,怎料細看下見到她耳後頭髮上有一些白色粒粒,經追查後發現原來是新請回來約3個月的菲傭「生頭蝨」!該僱主聲稱其外傭頭上有「幾百隻蛋」,更把頭蝨惹到其女兒身上,情況令人感到崩潰。事實上,頭蝨主要透過頭部接觸傳播,要有效預防就要注重個人衞生,若不幸被感染,應立即尋求醫生協助,否則便有可能不斷傳染身邊的人,令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頭蝨 (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 是一種只能寄生在人體頭部的細小寄生蟲(最長約三毫米),常見於頭髮,特別是耳背或頸後近領口的毛髮,偶爾亦會在眼眉或鬚間出現。

  被頭蝨寄生最常見的病徵為頭皮發癢。頭蝨的排洩物也會使頭皮過敏,有時會造成患者睡不安穩、失眠、抓傷頭皮等情況。過度搔抓會令頭皮出血或損傷,因而增加皮膚感染的機會。

  若仔細檢驗,可在患者髮根發現頭蝨卵。頭蝨卵有別於頭皮屑。頭蝨卵一般為白或黄色,呈橢圓形,並緊附在髮幹上;頭皮屑則呈薄片狀,並容易掉下。

  長頭髮小朋友較高危

  頭蝨只會爬行,牠們不能在頭髮間跳躍或飛行,故主要傳播途徑是透過頭部與頭部接觸。此外,較為罕見的情況是透過與患者共用梳子、帽子或頭飾等個人物品而受感染。

  任何人士均有機會染上頭蝨,然而患者多為幼童,因為他們在玩耍時經常會跟同伴近距離接觸。3至11歲的小朋友比較容易被傳染,特別是留長頭髮、共用梳子以及頭髮飾品的小女生。比較特別的是,非裔人種因為頭髮太捲,所以很少被頭蝨感染,因為頭蝨沒辦法在他們頭髮上好好產卵。

  吸食人類血液維生

  頭蝨喜愛溫暖的環境,會躲避光線,爬行速度快。頭蝨的生長過程分為3個階段:卵、蛹及成蟲。頭蝨卵會在7至10天內孵化;由蛹進化至成蟲需時7至12天,成蟲則可大量繁殖,一生可產約50至150粒卵。蛹和成蟲主要吸食人類的血液維生。成蟲一般能活上30天,一旦離開人體後,便會在兩天內死亡。

  頭蝨具有傳染性,一旦爬到頭上,就可能受感染。頭蝨可以透過牙刷、梳子、髮夾、髮帶、耳機或帽子等媒介移動。蝨子還可能在軟墊傢具、床單、毛巾或衣服上,存活一段時間。

  傳染力高 應立即求醫

  頭蝨的感染與生活水準的高低無關,不論個人多乾淨、多小心,還是有可能感染頭蝨。且一旦感染頭蝨,就會很快傳染給同伴或家人。定期檢查頭髮,預防感染頭蝨是絕對必要的。

  如懷疑感染頭蝨,應立即求醫。按照醫生的處方,使用藥性塗劑或洗頭水以殺滅頭蝨。此外,患者應使用密齒梳子清除頭蝨及蟲卵,並需小心處理頭蝨卵。

  髮刷、梳子、帽子及衣服等個人物品,應用熱水及清潔劑徹底清洗,亦應檢查患者的家庭成員及與患者有親密接觸的人士,以確定是否患上頭蝨,及按需要接受治療。

  保持良好衞生習慣

  為了有效預防頭蝨,應養成並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常洗頭、頭髮不留太長、不用他人梳洗用具、枕巾與被褥等要勤換洗暴曬、避免接觸有頭蝨的人等,都是有效預防頭蝨的方法。有團體聚集活動的地方(如學校、家庭)應有專人定期檢查頭髮,如發現有人感染頭蝨,除本人外,其同伴或家人均應接受檢查及治療,才可徹底撲滅頭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