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業」最快下月初發補貼

周五起接受申請 料惠逾170萬打工仔
新一輪「保就業」計劃出爐,受第五波疫情影響的行業,特別是中小企以及合資格自僱人士本周五起可以提出申請,最快下月初獲工資補貼。政府昨日交代計劃細節,每聘用一名月薪逾8,000元的員工,僱主可獲全額8,000元工資補貼;員工月入少於8,000元,則獲4,000元半額補貼,合資格僱主需根據「指定月份」的員工數目為上限,自選今年5至7月補貼人數,但每月上限視乎行業不可逾100人或1,000人。計劃已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料可惠及160萬名僱員和14萬名自僱人士,總承擔額約430億元。
新一輪「保就業」計劃的補貼額分為3個組別,僱主每聘用一名月入8,000元或以上的僱員,可領取8,000元全額工資資助;月入3,000元或以上但少於8,000元的兼職僱員,可領取4,000元半額資助,以及月入少於3,000元的65歲或以上僱員,同樣可領取4,000元半額資助。
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何珮玲表示,只要不屬政府、法定機構等「剔除名單」內的僱主均合資格申請,但必須於去年年底前已有強積金供款紀錄、不涉清盤程序或處於不活動狀態,以及沒有未繳清的「2020保就業」計劃退款或罰款。
每間企業上限1000人
計劃容許僱主可選擇2020年「保就業」計劃的數據,或以去年第四季實際聘用人數作為合資格僱員人數上限,自選今年5至7月的補貼人數,如選擇後者則由於政府需重新向強積金受託人索取供款紀錄,要額外多3至4周辦理才發補貼。每間企業最多申領的補貼僱員人數為每月1,000人,但連鎖超市、主題公園及私家醫院等屬「受限名單」內的行業,申領資助上限則為100人。何珮玲指出,最新「保就業」計劃為僱主提供彈性,除讓僱主可自選補貼人數,並容許他們在遞交申請後,於6月初及7月初時因應當前營業情況修訂該月的補貼人數。
上一輪「保就業」計劃下,企業並無遵守聘請承諾需退還補貼另加罰款,目前仍有約860間企業未繳清7,700萬元的款項;警方已於去年底展開拘捕行動,涉及兩間企業。「2022保就業」的罰則有所提高,若在補貼期間任何一個月未能完全履行上述承諾,除須退回相關的工資補貼外,另須額外繳交退回工資補貼的10%作罰款。
扣起30%預作罰款
為免僱主領取資助後即「炒人」,「2022保就業」計劃會分4期發放資助,7月資助僅發放七成資助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待確認僱主遵守承諾才發放「尾數」,相信已足夠處理絕大部分罰款,要「追債」個案很少。政府亦會審視和抽查僱主提交的資料,並到被抽查的機構作現場審核。
羅致光期望新一輪計劃能更好善用公帑以達至「撐企業」、「保就業」的政策效果。對於被問及商界重提暫緩取消強積金「對沖」,羅致光指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實施,屆時經濟或已好轉,「因此目前經濟差並不是押後取消對沖法例修訂一個好好的理由。」他表示,會盡最大努力於現屆政府完結前完成有關法例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