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科興防重症不遜復必泰

  批媒體誤導存專業缺陷 政府亦表遺憾

  政府及醫學專家雖一再表明香港兩款新冠疫苗都有效保護市民,但昨有媒體卻「分析數據」稱有87%已打針染疫死者均接種科興疫苗,但承認分析未有考慮較多長者打科興、長者死亡風險較高等因素。有專家批評有媒體的所謂「分析」存專業缺陷、具誤導性,強調據香港和國際數據,科興防止重症和降低死亡率不比復必泰差。政府對該誤導性報道表示遺憾,強調就接種疫苗死亡患者中接種種類的分析較複雜,需探討每宗個案的年齡及長期病紀錄等,亦要考慮較多長者接種科興,不應隨便下定論。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在疫情簡報會表示,留意到有傳媒報道,死亡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有誤導,希望澄清。她指社區中長者接種科興及復必泰疫苗佔比,分別約為八成及兩成,與80歲以上新冠患者接種情況相若。在逾5,000宗死亡個案中,80歲以上死亡個案佔3,837宗,當中74%、即2,837人未曾打針。

  她續說,80歲以上死亡個案中,未接種疫苗者死亡率為15%,已打一針死亡率為5.59%,已打兩針死亡率2.62%;按疫苗種類統計,已打一針科興疫苗的長者死亡率為5.83%,已打一針復必泰的死亡率為3.44%,均比未打針人士的死亡率低。她強調,兩款疫苗均對長者有保護力,即使只打一針已有相當保護力,打兩針保護力更好,「重點不在於哪一款,而是有否接種。」

  梁子超:分析純屬錯覺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訪問時指,有關媒體的「分析」純屬錯覺。他表示,香港染疫死者大部分是有長期病患的長者,科興的滅活疫苗技術成熟,副作用小,這類長者因此大部分選擇接種科興,而且基本還沒接種第三針,因此死亡個案相比較多,但不能因此得出科興保護性不如復必泰的結論。

  梁子超舉例,美國全部是接種復必泰,但降低死亡風險的幾率低於十分之一,香港完整接種科興的市民,能有效降低死亡率約五分之一以上。內地全部接種科興疫苗,死亡率更加低,如現在吉林省有上萬病例,死亡個案僅數例。

  兩款皆可降重症和死亡率

  梁子超強調,現在香港使用的兩種疫苗都能有效保護長者,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復必泰對身體刺激性較強,但更能防止感染新冠病毒;科興副作用小,防止感染力弱些,但防止重症和降低死亡率不比復必泰差。長者可以根據身體情況,放心選擇接種其中一種疫苗。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學鋒昨亦於Facebook引述有關報道,指報道的標題有誤導性,而內文已指出數據「不能反映兩種疫苗減低死亡的有效率」、「未能反映打科興者死亡風險較高」等,形容有意誤導讀者打科興比打復必泰差,但標題結論與內文不符,同時亦應加入染疫者整體數字作比較。

  政府發言人強烈呼籲未接種市民盡早接種疫苗,特別是染疫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為健康着想盡早接種,重申兩種疫苗均對減低染病後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而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