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帶麵 陝西人的香辣

褲帶麵  陝西人的香辣
褲帶麵 陝西人的香辣

  在陝西眾多麵食中,很多人都知道Biang Biang麵,卻不知道就是褲帶麵。譽為「陝西八大怪」之一,南來北往的遊客來到陝西都不忘來一碗,感受一下陝西人的豪邁。

  褲帶麵是純手擀麵食,因其「麵條像褲帶」而得名。位於西安的愛驊褲帶麵館麵師張加恩告訴記者,製作工序首先和麵,將麵糰揉至光滑,醒麵半小時後將麵糰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即小糰),抹油放至保鮮盒中。

  「一個劑子相當一根麵,平均85克左右。」他說,一份褲帶麵均為三根,一根麵有時就足夠頂一頓飯了。

  醒好的麵劑子擀成牛舌狀大小,用保鮮膜覆蓋,待下單後才扯麵下鍋。麵條在鍋中經過三次沸騰後撈出,配上青菜、素臊子、肉臊子、蔥末、蒜末、醬油、香醋、辣椒麵,再用沸騰熱油一潑,一碗香氣四溢的油潑褲帶麵便做好了。

  張加恩說,褲帶麵吃法有油潑,臊子二合一、三合一,也有蘸水,味道都很鮮美。尤其是油潑麵,地道的秦椒辣子麵潑上熱油,聞一下都覺得非常滿足。

  「褲帶麵又稱,Biang Biang麵,是因為在扯麵時經常在案板上摔打麵條,發出『Biang Biang』聲。這樣的麵條更加筋道,口感香滑。」他說。

   相傳一位窮秀才來到咸陽吃完麵時,卻因囊中羞澀無法買單。經與店小二商量,寫出「Biang Biang」二字換來一碗麵食。由於自古沒有「Biang Biang」這兩個字,秀才遂根據當地一個順口溜寫出了「Biang」字。

  這個「Biang」字順口溜就是:「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裏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張加恩說,這個字很難寫,卻展現三秦大地的地理和人文特色。 記者 張仕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