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產品充斥 嚴打拘13人

  跟進本報放蛇報道 搜23店檢5件含THC

  本報記者上月中「放蛇」調查本港售賣含大麻二酚(CBD)產品的店舖如雨後春筍,產品覆蓋食物飲品及護膚品等,年輕消費者趨之若鶩的情況。大麻提煉物CBD雖不受法例管制,但提煉過程或摻雜精神活性成分四氫大麻酚(THC),甚至有產品以CBD之名掩藏THC成分,消費者隨時深陷「毒海」。 保安局高度重視相關產品對市民健康帶來的風險,警方和海關迅速跟進調查。其中警方展開代號「速音」行動,在全港共23間咖啡店、餐廳及飲品店等商舖檢取CBD產品化驗,在21件產品檢出5件含THC成分,包括本報記者「放蛇」的商店,以涉嫌販毒共拘捕8人。海關亦拘捕5人涉管有含THC產品。

  本報於11月15日專題報道,記者在3間店舖「放蛇」,並連續兩日試飲CBD咖啡,每次飲後也意識迷糊、反應遲鈍和口齒不清,令人質疑產品是否真的無大麻活性物殘餘。而購CBD產品沒年齡限制,記者直擊不乏學生幫襯。

  警方毒品調查科遂於11月18至25日展開代號「速音」行動,打擊含THC的CBD產品。在全港23間出售CBD產品的咖啡店、餐廳、飲品店、煙草用品店、性商品店及CBD專門店等,檢取50件CBD產品化驗,包括咖啡粉、茶包、啤酒、糖果、朱古力、蛋糕、電子煙油、護膚品及保健食品等,初步發現其中一款咖啡粉成分標籤列明含有THC成分,已觸犯《 危險藥物條例 》。政府化驗師完成當中21件產品檢測,其中3款共5件產品含THC成分,包括可混合飲品的食用油及煙油,餘下29件產品有待化驗結果。

  警方昨迅速採取行動,到售賣含THC成分產品的5間店舖及4間連鎖分銷店執法,包括荃灣、沙田、大埔、屯門、旺角等地,其中旺角的涉案店舖正是記者早前「放蛇」的專門店。行動中,警方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罪名,拘捕6男2女負責人及職員,年齡介乎19至41歲。探員共檢獲約1,500件涉案產品,包括油、咖啡粉、藥丸及唇膏等,每件售價由數百至千多元。

  空運THC產品被截獲

  另外,海關上周三(11月24日)在機場偵破空運含THC產品郵包案,揭發一間連鎖健身補充品專門店涉嫌進口及銷售含THC成分產品。關員經調查後,昨突擊搜查該專門店分布港九的一個貨倉及3間門市,拘捕5人,共檢獲686件不同種類含THC產品,總值有待進一步點算。

  毒品調查科署理總警司吳頴詩指,CBD雖未受《危險藥物條例》管制,但由於大麻二酚一般於大麻類植物萃取,有機會含有條例所禁的THC。根據《危險藥物條例》,販運及非法管有含有THC的產品為刑事罪行,呼籲準備進口CBD產品的店舖,或有意購買CBD產品的市民應小心謹慎,店舖和消費者應停止出售及使用含有THC的CBD產品,若有疑問可致電毒品舉報熱線2527 1234,由警方跟進處理。

  第六屆立法會議員陳振英昨指,他曾在立法會會議上提過,大麻與CBD同屬毒品,但年輕人或難區分,因此必須加以打擊。民建聯第六屆立法會議員葛珮帆亦要求政府收緊《危險藥物條例》規定,對含有CBD的產品作出適切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