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案警示虛擬貨幣風險高
文瑜
警方搗破一宗以交易虛擬貨幣作藉口的綁架案,一幫有黑社會背景的匪徒,藉着近來虛擬貨幣的炒風,向一名39歲男子聲稱購買,誘騙事主到工廈交易,後虐打、非法禁錮於大埔一鐵皮屋長達7日,事主被勒索3,000萬元。警方調查後準備營救時,重傷的事主從閣樓一個狹窄窗口爬出,警員即時營救,當場拘捕2名綁匪,其後再拘捕5人,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39歲受害人為全職虛擬貨幣投資者,涉案虛擬貨幣為「泰達幣」。我們生活中使用的港幣和美元等都是由政府或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但基於區塊鏈技術發行的加密貨幣,標榜所謂去中心化、不記名,不需要身份認證,說白了只是一串代碼,誰擁有了這串代碼那就是誰的。如果某天突然不記得這串代碼,又或者丟失了,就意味你的錢打水漂了,因此在安全系數上來說,加密貨幣是沒保證的。全球每年都有很多起加密貨幣平台被盜的事件,絕大部分都沒有下文。
加密貨幣價格波動極大。摩根大通分析師帕尼吉佐格魯以今年5月比特幣的價格崩跌為例,指出原因不是各國政府打壓,而是資金從比特幣市場撤離。按照羅格夫的標準,比特幣背後並沒有如法幣跟實體的價值聯動,全靠情緒與熱情支撐,完全是一種泡沫資產。
作為普通市民而言,投資加密貨幣需要慎之又慎,其風險不是一般投資者能承受的。投資賺錢只能賺自己認知範圍內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