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讓九旬母打針 靠疫苗中心釋疑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接種疫苗成抗疫關鍵。醫管局轄下7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除了向市民提供疫苗接種服務,亦發放正確的疫苗資訊,釋除市民對接種疫苗的顧慮與擔憂。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運作經理黃慧玲,數月前到西營盤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疫苗接種中心資訊區,為市民進行接種前初步評估,見過不少家庭為接種起分歧。曾有一名兒子帶93歲母親到中心諮詢,兒子之前打針曾出現發燒等副作用,故即使其母親已初步評估為適宜打針,仍反對母親接種。黃慧玲卻發現其母打針意願強烈,追問下才知其母希望開關後能回鄉參與春秋二祭。最終在黃慧玲的協調及資訊普及下,成功說服兒子讓其母打針。

  黃慧玲切身體會到不少市民對疫苗存在誤區,「曾見到不少前往接種的市民出於緊張不停流汗甚至流淚,坊間流傳的疫苗負面訊息令他們對疫苗產生誤解,直至完成接種才發現是自己嚇自己。」

  今年1月退休的原屯門醫院資深護師林燕鳴,如今是元朗體育館社區接種中心的護理主管,她亦曾遇到被坊間傳言誤導的市民,「有市民以為接種疫苗前需要停藥,反而令病情不穩耽誤打針。」

  與她同一疫苗接種中心的林成傑是駐場醫生,他表示市民接種疫苗後會出現輕微副作用,俗稱「暈針」的迷走神經反應最常見,「市民在神經緊張的狀態下,因打針帶來的痛感等刺激,可能會出現眩暈、手腳發冷甚至嘔吐等現象,這是一種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