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空間填海取地
李劍豪
全港水域1,651平方公里,佔香港總面積六成(新加坡只有1.5%)。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總填海面積不過67平方公里,佔海域約4%,在環境保護角度看,香港有寬餘空間填海取地,尤其在西部海港。
西部海域是珠江河口帶,從后海灣沿香港界域直至大澳分流對出,包括大嶼山南至南丫島,這帶海域水質混濁,深度只有4至10米,風浪較少,而且域內沒有主航道,說到大型填海,此域是首選。
可考慮填平受污染海域
不同東部海港,因着東南風及面對大洋,年間風浪極大,水深達20至30米,不宜造地,那將軍澳呢?勿忘其英文名是Junk Bay,是早期垃圾堆填區,未知是否取其水深可填更多垃圾而選址。
其餘海域,基本屬於船隻航道,至於吐露港和其東北的大鵬灣,是香港最美麗的海灣,絕對不宜填海,市民大眾一定不讓。
事實上,海港某些水域,多年來因排污失誤,污染嚴重,最好例子是荃灣海旁,臭氣問題多年未解決。很多海域其實都有被誤用、濫用等問題,不如就填平造地,規劃發展,更有價值。
(likimho1961 @gmail.com)
(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