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祭祖大典 盼新一代傳承

  每年清明及重陽,孝子賢孫會掃墓祭祖,慎終追遠,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一般家庭祭祖,祭品和儀式都較為簡單,相比之下,香港一些宗族仍會依照傳統,舉行熱鬧而隆重的祭祖大典。九龍城汾陽郭氏是仍然秉承傳統的宗族之一,每年於九龍城舉行盛大的祭祖大典。對於香港郭汾陽崇德總會理事長郭振忠而言,每年勞師動眾也要祭祖,原因很純粹:作為郭氏後人,就有責任延續傳統。不過,儘管「九龍城汾陽郭氏祭祖」已有「香港非遺」頭銜加持,但這個光環未必能令其發光發亮。

  採、攝:朱慧恩

  有別於香港其他宗族如元朗鄧氏在新界擁有祖先留下來的祖堂地,汾陽郭氏並無丁權及祖堂地,其祖堂設於市區,由郭氏族人合眾人之力籌款購得,作為供奉祖先及族人聯誼的地方。訪問當天,祖堂仍設於九龍城沙浦道一座商業大廈的單位內。

  祖堂將遷址新蒲崗

  拜訪位於商業大廈內的崇德堂,電梯門一開,便見總會的標誌及「汾陽錦世澤 按察振家風」10個大字,與傳統祖堂相比,崇德堂少了一股傳統祖堂老氣橫秋的味道,整個亮眼的裝潢倒是添上了幾分時代感。祖堂內,幾位郭老先生既忙着入紙申請每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於九龍城舉行的祭祖大典,也忙於處理近來遷址的大小事宜。祖堂內有齊備的香燭及祭品,也有舉行祭祖大典期間用到的一些物品,最重要的是祖堂內供奉着始祖郭子儀及潮州一世祖至三世祖共7個祖先牌位。

  郭氏後人奉唐朝名將郭子儀為始祖,及後宋朝年間,有後人於潮州開枝散葉,子孫繁衍,並分為四大房。自上世紀40年代起,大量郭氏族人來到香港落地生根,後人奉祖先香火來港奉祀,並共同籌備祭祖活動,並以「崇德堂」為堂號,於1962年成立「香港郭汾陽崇德總會」。郭氏祖堂一甲子以來遷址數次,如今,扎根九龍城近20年的祖堂終難逃拆卸命運,需於不久將來遷入新蒲崗雙喜街一工廈單位。

  祖堂是維繫族人關係的一個重要地方,平時處理大小會務、以至族人之間的聯誼活動,一個固定的祖堂是不可或缺的。談到因重建而需要遷移祖堂,郭振忠直言難免感到失落。現時祖堂位處的九龍城,是不少郭氏宗親聚居的地方,倘若祖堂遷移得太遠,不太便利年邁的宗親參與祭祖活動,亦難以讓宗親聚腳。郭振忠透露,曾經有意購入丁屋作祖堂,但最終因為種種限制放棄念頭。遠的不行,唯有挑鄰近的。像今次在新蒲崗覓得一個適合的單位,也經歷重重波折,最後找了20多個單位,才相中現時新蒲崗的單位作為祖堂。

  文化傳承遇難

  相比起祖堂遷址,令一眾郭老先生頭疼的,是如何令年輕一輩的郭氏族人願意參與,甚至傳承祭祖文化。當然,在祭祖典禮正式舉辦當天,也有不少年輕的郭氏族人親身落場幫忙。「每個宗親家裏都有後生仔,肯出來幫忙的人都很多。」不過,雖然願意在祭祖大典中幫忙的年輕人不少,但郭振忠及一眾郭氏長輩對將來祭祖文化能否傳承下去,仍感到憂心。郭振忠坦言,年輕人大都忙於工作,難以騰出時間參與,故現時負責籌備祭祖大典的多是退休的宗親。此外,不少年輕人選擇信奉西方的宗教信仰。「在香港,後生仔會選擇其他宗教信仰,他們當天會肯來看看,鞠個躬,但不會上香。」郭振忠語帶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