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對「不一樣」施政報告的期許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特首每年發表施政報告,都能給予市民一些期望,有宏觀經濟發展、有土地房屋政策、也有市民最關注的民生問題,例如減稅免租等「派糖」措施。而在發表施政報告之前,各大政黨及各界人士都會與特首會面,並提交建議書,希望意見獲得採納。不過,今年特首卻打破傳統,事先聲明預備了今年報告被批評內容「假大空」,也不會再着墨於政黨建議的「菜單」。這種做法值得探討。

  上星期,特首出席電台節目時,形容她在今屆任期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將是一份令人覺得剛剛上任的施政報告。因為新一份施政報告將與過去的取態不同,會較為高瞻遠矚,看到它的未來,不只是局限於滿足今日看到的問題。她又說:歷任行政長官做施政報告都是去滿足一些政黨給政府開設政策「菜單」,但她即將10月公布的將主要集中在勾劃她怎樣看香港未來,尤其是用好國家今年開局的「十四五」、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以至香港傳統的優勢。

  特首每年施政報告的原意,是向立法會以及全港市民公布政府一年的施政內容和方向,本來都着重實際工作多於宏觀政策及長遠措施。市民亦一般關注切身實際的民生項目居多,亦期望特首能夠「說得出,做得到」。過去4年,本港雖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正如特首提到,她在4份施政報告共推出900多項政策措施,當中只有數項無法完成,她盤算自己「冇走數」。但市民是否「收貨」,則見仁見智了。

  今年是現屆政府最後一年任期,特首至今雖然仍未就是否爭取連任表態,但特意改變傳統的施政報告的取態,以不止於一年任期的宏觀長遠計劃作為亮點,箇中含意可謂不言而喻!疫情纏擾本港已經兩年,究竟政府有什麼強而有力的措施協助社會谷底反彈?究竟幾時可以通關?相對於特首的鴻圖大計,市民最關心的始終是比較「短視」的現實問題,特首新一年施政報告中,相信不會把這些章節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