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破虛幣洗錢 涉12億拘4漢

  選隱蔽性高泰達幣犯案 海關揭年半1800宗交易

  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海關加強追查黑金流向。海關上周展開代號「破幣」行動,首次偵破犯罪集團利用虛擬貨幣清洗黑錢案,在黃竹坑及太子等地拘捕4名本地男子,揭發集團利用隱蔽性較高的「泰達幣」交易,以「幣入幣出」及「幣入錢出」方式,年半內利用虛擬貨幣交易平台賬戶和銀行戶口進行1,800宗交易,清洗12億元黑錢,相信部分黑錢已流入新加坡,海關正追查涉案「金主」的身份。

  涉嫌「洗黑錢罪」被捕的4名男子,年齡24至33歲,其中報稱「自僱人士」的33歲男子為集團骨幹,他去年初以每月1萬至2萬元作報酬,招攬報稱保險從業員、建築工人及健身教練的3名涉案男子,安排開設3間報稱運輸、紅酒及健康食品貿易公司並出任「傀儡」董事;同時在一個本地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開設電子錢包,並在本地多間銀行開設戶口。海關調查發現,3名「董事」雖報稱有正職,但稅務資料反映他們月入只有一兩萬元,銀行戶口卻有大量不尋常巨額交易。

  10.8億匯銀行 部分流入星洲

  由去年2月至今年5月期間,海關發現有人透過3間空殼公司開設的虛擬貨幣交易戶口及銀行賬戶,由40多個來歷不明電子錢包接收「泰達幣」,再由逾百個個人及公司銀行戶口接收巨款,共涉12億元的進出交易。

  期間集團將由電子錢包接收的約8.8億元「泰達幣」,採用「幣入幣出」方式,將當中1.5億元「泰達幣」轉至20多個不知名的電子錢包;其餘7.3億元「泰達幣」則以「幣入錢出」方式,透過交易平台兌換成法定貨幣,再存入3間涉案公司開設的本地銀行戶口,加上來源不明的3.5億元現金存款,將其中合共10.8億元分別匯到200間本地及海外銀行戶口。這些戶口包括匯款公司、房地產公司、投資公司及個人戶口,部分款項相信流入新加坡。

  行動中,海關人員檢獲多部電話、電腦、銀行月結單、銀行保安編碼器、公司印章、懷疑虛假公司的合約、點鈔機及支票簿等,並凍結疑犯2,000萬元銀行存款。海關相信涉及跨境犯罪集團,不排除更多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