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測30分鐘 預視嬰兒語言力

  中大新技術初生B可測試 早悉問題增治療效益

  語言能力跟兒童學習成長息息相關,愈早評估出孩子的語言發展情況,更可及時提供協助。中大語言學者及兒科專科醫生最近研發出一套嶄新的腦電圖測試技術,以預測嬰兒長大後的語言能力。與傳統的行為測試相比,即使未會說話的初生嬰兒都可接受腦電圖測試,使其可以提早一至兩年識別嬰兒的潛在語言問題,更早作出介入或訓練,提升治療效益。

  中大何鴻燊認知神經科學教授黃俊文領導研究團隊,聯同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梁廷勳及林鴻生,研究利用腦電圖測試預測嬰兒長大後的語言能力水平。團隊招募118名12個月或以下、來自中文母語家庭的嬰兒,安排接受腦電圖測試約30分鐘,檢查他們在看護人抱着睡覺的情況下,神經系統會對中文語句聲音作出什麼反應。

  黃俊文:早期介入對語言發展很重要

  約一年半後,待幼童們均懂得利用口語溝通時,團隊再安排一次語言測試,評估他們的語言能力水平,其後綜合及分析腦電圖及語言能力測試所得數據,構建出一套個人語言發展預測計算程式。

  黃俊文強調,早期介入對語言發展十分重要,「普遍家長都不希望在問題浮現後才處理,若能預見孩子將來的語言發展會面對挑戰,我們會希望他更多參與促進語言發展的活動,甚至接受相關治療」,年幼兒童神經系統的可塑性最大,早期介入是改善語言能力及預防語言障礙的有效方法,愈早介入,效果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亦愈大。

  梁廷勳表示,腦電圖測試技術優勢在於一般嬰兒甫出生便可接受,與傳統的行為測試相比,可以提早一至兩年識別嬰兒潛在語言問題。此外,他們利用神經測量數據構建全新的預測模型,預測表現亦遠超其他用傳統臨床指標來計算的模型。黃俊文補充指,在嬰兒未能說話的階段,無法利用行為方法可靠地衡量語言發展的進度,簡單的腦電圖測試正是最合適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