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唔通氣 書中藏疫患

  專家指二氧化碳下午飆升 促會場增淨化機觀眾勤潔手

  受疫情影響而停辦一年的書展昨日終於在灣仔會展開鑼,主辦方以多項措施加強防疫,包括現場不設現金購票、實施分流入場等,不過有室內空氣質素評估專家昨日在現場檢測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發現書展下午時段的濃度達偏高的1,200ppm,認為會場應增設空氣淨化機。另外,多人翻閱書籍亦可能增加感染風險,有防疫專家建議,市民入場前要清潔雙手,其後最好每30分鐘使用搓手液消毒一次。 (相關新聞刊P2)

  因應疫情,今年書展加強防疫,大會於現場設多項防疫衞生措施,所有進場人士須佩戴口罩及量度體溫,亦要掃描「安心出行」讓工作人員檢查。場內多個位置提供酒精搓手液,並有標識提醒市民保持社交距離。書展同時推出上午票、晚間票及免費再進場特別優惠,以疏導人流。為避免現金找贖,會場不設實體門票銷售,改用拍八達通即時付費入場,已接種疫苗人士還有機會免費進場。除主辦方外,部分參展商亦向已接種疫苗人士提供優惠,例如打齊兩針,購物滿100元就送一本書。

  排風位較高 鮮風易混和

  室內空氣質素評估專家、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客座副教授羅國湧昨日攜著作參展。他於現場放置儀器,分析會場內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結果顯示二氧化碳濃度數值於早上10時前的450ppm,到下午飆升至1,200ppm。

  羅國湧表示,二氧化碳濃度可以作為指標,顯示場內空氣流動是否充足,數值控制在1,000ppm以下為理想水平,1,200ppm屬偏高,但可接受。「(會場)依靠很多很高的地方排風,就算提供足夠的鮮風,與環境混和後都未必能有效稀釋二氧化碳。」他建議會場增設空氣淨化機,並加強人流集中處的通風設施,改善室內空氣質素,減低疫下感染風險。

  戴手套反易黏細菌病毒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亦建議,貿發局和參展商增設空氣清新機,增加場內鮮風流動,因為人多聚集時,空氣不流動會增加感染機會。他並指,市民在入場前要用消毒液清潔雙手,其後每隔30分鐘都要使用搓手液再次消毒,從而降低透過書籍傳播病毒的風險。就部分市民會戴手套防疫,他指手套對於防疫本身沒有幫助,反而容易黏上細菌或病毒。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表示,目前香港整體上並無本地確診個案,社區傳播病毒風險很低,但人多聚集始終會增加風險。他認為逛書展的市民最好先接種疫苗,惟兒童未能接種疫苗,故家長帶小朋友到書展時需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