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普通話 先打穩中文基礎

  楊 桃

  有推廣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機構表示,本港小學生的普通話有退步跡象,整體考試成績較 3年前差,口試的表現明顯下跌,筆試的水平也呈下滑,有人認為此現象是家長讓子女側重其他學科,以致學習普通話的時間不足。

  其實我覺得要學好普通話,除了多聽、多講,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很重要。本地大多數人以廣東話為母語,與國語的共同基礎都是中文,不用花時間去學一種新語文。要提升普通話水平,便要克服以下的困難:首先搞清楚口語和書面語的分別,如粵語的「雪櫃」、「唇膏」和「街市」,用普通話講便變成「冰箱」、「口紅」、「菜市場」;如中文基礎不好,便難以適當地運用詞語。

  還有句子結構性的問題,如「我先去圖書館」常被誤說為「我去圖書館先」。如學生用詞恰當,除可加強普通話能力,對他們寫作肯定也有幫助。此外還有聲調混淆的問題,例如把「十九」說成「十狗」、「水餃」講錯為「睡覺」、分不清「一」和「七」、「墨西哥」聽錯為「莫斯科」、「下雨」卻變成了「鯊魚」等,鬧出不少笑料!拼音知識真要多下工夫。

  普通話的「普通」不是說可以「馬馬虎虎」、「普普通通」,把音說歪一點便成,而是「普遍」和「共通」之意。有人說學習語言的黃金年齡是 3歲到 7歲,年紀太大便學不到,亦有人認為學普通話便有違捍衛本地方言的原則,但我覺得全都是藉口。學習絕對不分年紀,最重要是有決心和恒心。廣東話當然值得重視,但跟學習普通話是沒有衝突的。每種語言都有其特色,沒有誰優誰劣之分。網上所見,不少外國人也可講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故我們也要加把勁,打好中文根基,便於掌握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