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造新生命 廣彩匠人心

  廣彩工藝師將未經上色及繪畫的素色瓷器稱為「白胎」,如白紙一張,任由工藝師利用色彩給瓷器賦予靈魂、陶造新生命,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師傅親手在白胎中刻畫、記錄屬於「當下」的故事。廣彩製作技藝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它在香港並沒有高傲的姿態,反而繼續平實地活在大眾生活中。然而,即使廣彩的技藝找到最佳接棒人,還是要面臨失傳的命運。

  採、攝:陳苡楠

  港鐵尖沙咀站和尖東站交匯處的K11購物藝術館外每天都熙熙攘攘,相信途人不難被早前的「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周年展覽所吸引。展覽展出由本地來自不同背景的學員創作的逾500件本土作品,它們都糅合了研究、教育和活化三大元素,延續了香港其中九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奇,當中一項就包括了廣彩製作技藝。有別於傳統的廣彩瓷器,本次展覽顯得分外創新和個性化。

  計劃推動變「潮」

  廣彩製作技藝大師何廖綺玲(Betty)在這個計劃中夥拍當代藝術家嚴惠蕙(Florence),帶領一些中學生,穿梭於昔日傳統廣彩製作與當今世代,不單將工藝的知識與技巧傳授,同時也在過程中,讓學員認識廣彩的歷史背景,一同為廣彩的未來尋覓新的路向。「很多人覺得廣彩製作是夕陽行業,逐漸式微。但是我們並沒有這樣認為,因為香港人一直都有靈活變通的能力。」Florence舉例,過去因為廣彩的物料,而再無法出口的一些器皿,後來成功被轉換成花瓶或者燈座出口出售。同樣,本次帶着學員一起創作,為廣彩找到了突破口,不但沒有收窄廣彩的可能性,甚至帶動廣彩這個手工工業變得越來越「潮」。

  聯繫時代脈搏

  「最吸引我的是廣彩和香港的關係。」Florence發現廣彩的內涵分別來自不同方面,它的藝術形式和傳統固然重要,她還提到,隨着歷史的長河一路流動,上世紀的人口也在變化,部分內地的廣彩師傅遷到香港,然後落地生根。他們在廣彩製作的時候,慢慢將眼前香港的特色、元素和生活細節滲透在瓷器之中。「我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從中我更深入了解到自己出生的地方。」Florence認為英治時期的香港有很多帶本土特色的生活和文化,是大家共同擁有的歷史,所以香港的廣彩很容易讓人找到共鳴感。

  不少人對廣彩的背景並不陌生。內地景德鎮自18世紀初已經開始有瓷器,後來輾轉帶來香港,業界承載了一股「中國熱」,深受當時來自西方國家的人歡迎。彩瓷不但是當時的貢品,也成為出售到其他地方的外銷瓷。Betty提到,過去很多外國人喜歡訂製廣彩瓷器,當中的「紋章瓷」能夠表現家族地位和身份;「觀賞瓷」較多刻畫風景和宗教信仰的象徵,往往跟生活息息相關;「嘜頭瓷」大多用來紀念當時所發生的事情。「用廣彩的風格和技巧去畫香港彩瓷的時候,廣彩的用途被發揮得淋漓盡致。」Betty續以實用的「嘜頭瓷」為例,它經常被餐館、酒店和茶樓所訂購,因為瓷器上會畫有一個地方或者機構的商標,便於辨別性質和品牌。而這個概念後來亦被一些商業機構所採納,例如是迴轉壽司的餐廳,裏面的碟都用顏色來區分價錢,這種做法對於人們來說都是熟悉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