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柏傲莊事件敲響監管警鐘


  由新世界及港鐵合作發展大圍站上蓋物業柏傲莊第三期 ,有兩座大廈的牆身底座混凝土結構,在強度測試中未達設計要求,恐有安全之虞而需拆卸重建。港鐵上蓋物業是香港的優質品牌,事件終結其地產項目的金剛不壞之身,令市場投資者和買家均感錯愕,亦令人關注政府、港鐵及發展商對樓盤興建過程的監管機制是否存有漏洞,以致要到大樓興建至一半,才發現如此嚴重的質量問題。

  鐵路上蓋物業是樓價和信心的保證,一向是很多港人的置業首選,價格更加「和味」,如今卻爆出工程問題,令人覺得格外荒謬。據稱,新世界直到7月3日收到承建商協盛建築集團匯報才知悉情況,於是撤換監督團隊,並於7月6日主動向港鐵及屋宇署通報。現任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功能界別議員謝偉銓形容事件前所未聞,稱從未見過有樓宇起到十多層,才發現存在類似結構問題而需要拆卸重建。

  必須強調的是,在釐清事件來龍去脈前,公眾不宜妄下判斷。與新世界決定把涉事兩座樓宇拆卸重建相比,更令人關注的是港鐵今明兩年的物業合作項目為數極多。除了大圍站的柏傲莊第三期,還有港島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二期、與嘉里建設及信和置業合作的項目,再加上「日出康城」餘下期數,以及元朗錦上路上蓋一期和何文田站兩期等。港鐵必須立即檢視,會否存在「一心多用」而變成「有心無力」,並確保其他新落成或在建中的樓盤質量,同時須檢視其監管機制,是否存有程序上的漏洞,以策安全。

  此前建築事故中,政府委託獨立調查報告曾指出,政府往往依賴承判商,只進行「紙上監管」,以致每每後知後覺。今次事件中,港鐵要求發展商確認項目其他座數樓宇的施工質量,而不是親自「落手落腳」找問題,這無疑亦屬於「紙上監管」,難以令人滿意。近年港鐵涉及工程的負面新聞頻生,包括沙中綫紅磡站「短筋」等。至於其主營的鐵路服務亦大小事故不斷,信號系統屢有故障固然不在話下,去年底更爆出路軌有裂紋。港鐵必須正視其管理所存在的深層問題。

  柏傲莊三期兩座在建樓宇要拆卸重建已是事實,不但對港鐵、建築商和承辦商的形象造成影響,本港建築品牌也無可避免受到打擊。近年接二連三發生多宗建築事故,正正顯示各方對工程建築過程的監管乏力,但願有關方面能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