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公廁環境從習慣入手

  宣德

  香港現時的公廁服務,主要由外判公司承包,而政府管理公廁不足2,000所,屬輔助性質。但其覆蓋範圍遍布市區以至偏遠鄉郊,且大都24 小時開放,故仍然承擔着重要角色。政府公廁主要由三個部門負責,按地點劃分:食環署負責街道、街市等;康文署負責公園、泳灘及政府康樂場地如圖書館;漁護署負責郊野公園。三個政府部門中,食環署管理的公廁數目最多,且主要位處鬧市街道或遊客區,使用率較另兩部門的廁所為高,故此衞生水平較難維持,接獲投訴也是最多。

  食環署管理的公廁自1997年開始,實行由外判承辦商負責潔淨服務,每年開支高達兩億元。但食環署每年接獲關於公廁的投訴平均逾2,000宗,其中主要涉及兩大問題:衞生欠佳(臭髒濕)及設施損壞(沖廁系統未能正常操作)。其實,政府投入香港公廁服務的資金一直都不吝嗇,單在2019/2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撥款六億元,以五年時間翻新食環署的240所公廁。但是香港公廁臭髒濕壞的情況,依然沒有顯著改善。

  有媒體專題報道過一所全新公廁,安裝了紅外線自動感應式沖廁系統,開放一星期後,七個男廁格內所有紅外線自動感應式沖廁系統陸續停用維修,接着要改用手動沖廁。原因之一與市民如廁習慣有衝突,如廁途中突然大水沖來,水花四濺下身染糞;另一情況是水力不足,沖不動大便,最後被迫退下火線。一言以蔽之, 先從源頭設施着手,之後才談改善管理提高效率。

  建議當局先作一詳細普查,諮詢各所公廁主流用家及前線清潔人員的心聲,並對每間公廁,污水渠走位、間隔設計,進行因地制宜式翻新,不必追求過度統一,區區都可保留自己的特色間隔設施,畢竟遊客與街坊對公廁是有不同訴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