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助拓電子消費市場

  陳勇 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特區政府的消費券計劃即將展開,合資格的香港市民在登記後,最快可於八月一日領取第一期金額。是次計劃一舉多得,除了在香港疫情稍緩時,適時推出新措施刺激本地消費外,也是幫助香港發展電子消費市場的大好時機。

  自從電子消費券計劃消息出爐,不少港人「未收錢,先興奮」。特區政府估計消費券可望貢獻0.7%經濟增長,有商界代表更指,計劃能為消費市場注入360億元,預計720萬人受惠,期望能引發「報復式」消費效應,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心針,幫助各行各業從谷底走出來。

  更難得的是,今次計劃能為香港電子消費模式揭開新一頁。其實,電子支付早已是環球趨勢。多年前,內地電子錢包已發展得非常成熟,無論乘車、用餐或逛街購物,只要用電話掃一掃就能暢通無阻。相反,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電子貨幣的發展一直相對落後,長期滯留於用現金或八達通付費的模式。

  今次當局的電子消費券計劃,正好鼓勵商家發展電子商貿,促使更多市民加入電子消費市場,與內地電子消費市場看齊。在金融發展方面,本港早日建立電子支付平台,將有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尤其有助與內地消費模式接軌。從衞生角度來說,在疫情中用電子消費,亦可大大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

  推廣電子支付乃大勢所趨,目的是賦予市民更多選擇,便利生活。當然,落實任何新模式也有適應期,政府有責任提供良好的配套,包括詳細研究電子支付潛藏的私隱問題,防患於未然,並針對不熟悉科技產品的長者,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大家能安心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