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車先導計劃壽終正寢?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美食車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世界上許多城市都流行,大多經營順利,收入穩定,起碼搵到餐食。惟本港推行了4年的美食車,卻因為政策離地成為犧牲品。小商人耗盡畢生積蓄,花費逾百萬元,在制度與現實市場的夾縫中掙扎,最終仍難力挽狂瀾,實在可惜!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日前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查詢時表示,美食車先導計劃運作4年多,面對不少困難,作為旅遊設施發展實在有限。當局正審慎檢視其數據和成效,明年2月初在計劃屆滿後,不排除有結束的可能性。官方回答輕描淡寫,不痛不癢,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惟「美食車作為旅遊設施」究竟是誰制定呢?當初投資者提出不少符合市場需要的折衷方案,都一一被拒絕。現在的不正是當局當初不聽民意堅持的原則和路線嗎?

  用「苟延殘喘」4個字來形容美食車的現狀,一點也不過分。拖延近兩年的新冠疫情,令經營恍如跌入「冰河」。惟當局不瞅不理不睬,任由經營者自生自滅。事實上,美食車計劃由一開始已經行錯路,定位不理想。明明是一盤飲食生意,當局卻執意將其定性為旅遊設施,條款離地過時,又限制多多,例如需要在指定旅遊景點營運、售賣的食物不能是香港最受歡迎,例如燒賣、魚蛋等地道小食。當時官員還異想天開,要求經營者銷售具創意有特色的小食,但現實豈是那麼容易,官員將過百萬的投資作為市場試驗品,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過去近兩年,全港實施限聚令,飲食界都轉攻外賣生意, 但官方仍不批准美食車改變政策。如今疫情持續,旅客大減,通關遙遙無期,他們又怎能生存呢?歸根究柢,美食車走上絕境,當局必須負上大部分責任。計劃發展至今,不論是政黨抑或業界,多次建議增加營運美食車的彈性,解除限制。只要當局願意與持份者溝通,肯採納業界意見,仍有一線生機的。問題是當局有沒有誠意、決心去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