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發軔:奮鬥逾50年 邁航天強國

  具進入利用太空能力 期待港生參與

  2021年中國成就多項航天里程,為進一步弘揚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核心的科學家精神,激勵莘莘學子追求科學夢想。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紫荊文化集團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同主辦「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活動,首個講座昨日在理工大學舉行,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主講《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現年88歲的戚發軔分享自1957年開始便參加航天事業,見證國家從一無所有到發展成為航天大國,具備「進入太空」與「利用太空」的能力,現在更向着航天強國邁進,作為「老航天人」深感榮幸。在問答環節,他表明會熱情、真誠的歡迎港生參與國家航天工程,隨着中國太空站建成,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進行相關科研項目。

  昨日活動吸引數百名理大師生及科研人員到場,另邀請約100名中學生出席,並有多個平台作網上直播。講座中,戚發軔提到,自1970年首枚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至今逾50年,國家在黨的領導,全國人民的支持,航天員努力,從一無所有成為了航天大國,現在正向着航天強國邁進,而「進入太空」及「利用太空」的能力都必備是條件。

  「長征五號」運載力超越美俄

  對於「進入太空」的能力,戚發軔以其有參與研製的「長征一號」和「東方紅一號」為例,「『東方紅一號』上天,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成功上天的國家,雖然是第五個,但不管從重量還是先進性而言,都比其他四個國家都強」,他提到不論是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其衛星重量加起來一共是142公斤,中國的是173公斤,說明中國進入太空的能力比他們強,而且法國和日本的衛星都曾各自因為溫度沒控制好而損壞,中國衛星則一直正常工作。此外,「長征五號」具備了25噸的運載能力,超越了美、俄、日、歐的20噸能力。

  至於「利用太空」的能力,戚發軔介紹分三大類,一是各種各樣的應用衛星,二是載人航天技術,三是深空探測。「每一個中國人都在享受衛星帶來的好處」,戚發軔舉例如信息傳輸,人們如今安坐家中,都能實時了解世事,靠的就是通訊衛星;又例如信息發布,國家從「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北斗三號」,分三步建立了覆蓋全球、自主可控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沒有用國外的器件和材料,做到這一點是很了不起的」。載人航天方面,戚發軔強調,其最終目的是要建立太空站。深空探測則是從探月起步,繞月飛行、落月探測、月球取樣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