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孔聖堂 護歷史使命

  周維娟

  1927年11月26日出版的第156期《語絲》,刊登了魯迅一封名為《述香港恭祝聖誕》的致編者信。又有誰知道,此聖誕非彼聖誕,信中的聖誕主角原來是至聖先師孔夫子。

  早至唐朝,已有皇帝用「先師」「先聖」的稱號尊崇孔子,但是隨着清末取消科舉,孔子的地位便不斷下降。滿清滅亡後,不少遺老移居香港,積極推崇孔子,以恢復傳統禮教為己任。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創辦人簡氏家族的簡孔昭也非常推崇孔孟學說。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潛艇擊沉不少英、美貨輪,很多商品不能運到中國,當中包括煙草。因此,當年南洋公司的煙草生意大好,簡孔昭便開始把他尊孔的理念付諸實行。

  1928年,簡孔昭捐贈12多萬方呎的土地,建成今日屹立於銅鑼灣加路連山道的孔聖講堂。1935年落成時,其閣樓的拱形結構在當時算是最創新的建築風格。孔聖講堂可容納千人,在建成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是香港非常重要的會場,在那裏演講過的名人包括現代文學家和歷史學家郭沫若、著名作家及文學評論家茅盾、名儒和教育家錢穆、唐君毅、牟宗三、饒宗頤等人。

  由孔子於距今超過兩千年的春秋時代創立的儒家思想是一套宏大精深,以「仁、義、禮、智」等價值為中心,重視培育君子和個人道德修養的思想體系。它不但是我國國粹,也絕對是諸位先儒傳承給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貴遺產。即使在現今社會中,歷史悠久的孔孟學說仍然是中國人於精神、文化修養的重要一環。而在弘揚孔學的過程中,孔聖講堂肯定會繼續扮演其不可代替的重要角色。

  所以我們更應珍惜、保育孔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