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須盡快落實疫苗記錄互通


  隨着「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的不斷推進,及早籌劃並爭取早日通關,令民生經濟全面復常,已成為政府當前工作重點之一。政府此前也多次表示,接種疫苗是通關的必要條件。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昨在立法會大會上,批評政府對疫苗記錄互通「唔知研究到幾時」,建議政府主動接觸內地,討論通關和疫苗接種記錄互通等安排。

  現時本港市民接種疫苗後會獲發紙本針卡,亦可透過「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下載電子針卡,紙本和電子針卡均有可供驗證的二維碼。此外,「安心出行」App亦已作出更新,可供市民查看或展示疫苗接種記錄。然而,這些記錄遲遲未能與內地互通,導致已完成兩針接種的市民,在內地使用「健康碼」或「粵康碼」時無法顯示接種訊息,非常不便;同時亦無助本港與內地或澳門早日恢復通關安排。

  另一方面,內地居民早於去年已可透過「健康碼」應用程式,每天自動更新用戶健康狀況、旅遊史及有否接觸新冠患者等記錄,自動生成二維碼,並分為綠、黃、紅三種風險類別。澳門昨日起加強防疫措施,進入所有食肆餐飲場所都要檢查健康碼,黃碼或紅碼人士不可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採用的正是這套與內地互聯互通的標準。事實證明,這套標準在澳門與內地的疫情防控和通關安排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本港資訊科技專業人士表示,港方的電子針卡和內地的「健康碼」,分屬不同的數據資料庫,麥美娟議員提及的疫苗記錄互通,只不過是兩個資料庫進行資料比對,本港的資料存於政府委託運營數據庫的公司,只要遵守相關私隱守則,交換環節並不會出現個人資料洩漏的風險,市民無需過慮。

  事實上,本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早於4月底已表示,港府已與廣東省政府就疫苗接種記錄和技術平台的對接方式展開討論,以便逐步有序恢復兩地居民跨境往來。但一個多月過去,相關工作卻遲遲未見有結果。反觀澳門卻於上月底,在「澳康碼」內加入市民接種疫苗和防護生效日期,隨時能與內地互聯互通。兩相比較,難怪麥議員扯火。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事情要辦得好,往往離不開未雨綢繆。正如特首林鄭月娥也說,雖然與內地的雙向通關沒有時間表,但「打疫苗會讓這種跨境便利可以發生」。國際上推行的通關機制或「疫苗護照」,本質上和內地的「健康碼」差不多,本港想與其他地區銜接,落實疫苗接種記錄互認互通已不能再拖。